作者:黎荔
由暖色调的红色与冷色调的蓝色混合而成的紫色 , 在古代中国曾经超越五正色中的朱红色 , 成为政治与社会地位上最尊贵权重的颜色 。 在宋代之前 , 紫曾经属于帝王之色 , 而在道教中紫代表神仙境界与祥瑞的色彩 。
最早将紫色衣饰带进皇廷而不按照周礼衣冠制的 , 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代鲁国君主鲁桓公(在位时间公元前711-前694年) , 《礼记》中《玉藻篇》曰:“玄冠紫緌 , 自鲁桓公始也 。 ”按周礼规定 , 诸侯所戴的头冠应该是黑布麻带 , 而鲁桓公却喜爱玄(透暗红的黑色)冠 , 以及紫色的冠带 。 而首位将紫服当做皇袍的 , 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在位时间公元前685-前643年) , 结果引发全国上下跟风仿效 , 以至紫色衣服供不应求 , 最后演变成当时紫染(利用植物茈草根部做染材经重复浸染而成)布帛的售价最贵重 。 齐桓公是一位声名显赫的皇帝 , 却竟然喜欢穿间色的紫袍 , 这对当时传统五正色的色彩观与礼教来说 , 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
大约过了一百年后才出生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 因维护周礼而厌恶紫色 。 孔子认为周代尚赤 , 以朱为正色 , 紫只属杂色 , 是间色 , 今紫色抢走了朱色的地位 , 是逆篡 。 所以《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 , 恶郑声之乱雅也 , 恶利口之覆邦也” , 这是春秋笔法 , 一语双关 , 意思不单指颜色之争 , 话中还有反对朝代遭逆篡的政治含义 。 由于《论语》这一典故 , 人们往往把以邪犯正 , 以下乱上比作以紫夺朱 。 王莽篡汉 , 《汉书?王莽传赞》则书为“紫色蛙声 , 余分闰位” , 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 , 蛙声打鸣 。 清时之文人曾骂满清王朝为“夺朱非正色 , 异姓尽称王” , 这也是以紫夺朱的运用 。
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 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 , 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 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 , 丝毫不得混用 , 比如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 , 不能用红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的便服 。 据汉末刘熙所作《释名》一书的词义训解 , 紫色这种介乎红与蓝之间的色泽 , 有瑕疵且会迷惑人:“紫 , 疵也 , 非正色 。 五色之瑕疵 , 以惑人者也 。 ”紫并非正色 , 故古时上流社会的人不穿紫衣 。 不过 ,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偏偏喜欢紫色 。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 , 一国尽服紫 。 当是时也 , 五素不得一紫 。 ”正所谓上有所好 , 下必甚焉 , 齐桓公始创的这个传统流传了下来 。 首位确定紫色为龙袍的是汉武大帝刘彻 , 汉武帝除了把正色之外的紫色钦定为御服色外 , 还让紫色成为高级朝臣的标准官服配备 , 成语如“金印紫绶”、“带金配紫”、“怀黄佩紫”等 , 即由此而生 。 从此紫色正式与皇权与达官贵人的显赫声名划上了等号 , 成为属于享尽荣华富贵的代表色彩 。 否则 , 我们平常用“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 , 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 , 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因为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
推荐阅读
- 如何克服老年时期的恐惧?
- 如何面对自己现在的婚姻状态?
- 历史地理知识|成都免费博物馆有哪些,成都景区免费开放名单
- 历史地理知识|萨德影响中国哪些城市
- 历史地理知识|英语句式有哪些,英语句式和句型的区别
- 历史地理知识|老人市场都有哪些项目,适合小区做的44个生意
- 历史地理知识|宁夏5a景区有哪些,官方2021全国5A级景区名单
- 历史地理知识|西安中专学校有哪些,西安市中专学校
- 历史地理知识|大不列颠国是哪个国家,古不列颠是哪个国家
- 小笼包是发性食物吗 绿豆芽馅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