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吾与点也”

作者:黎荔
汪曾祺的“吾与点也”
25年前 , 1997年5月16日 , 汪曾祺因病去世 , 享年77年 。
一向很喜欢这个可爱的老头 。 汪曾祺的文字 , 不是那种聪明又洋派、字字珠玑的文字 , 他是那种行文上轻松随意、干净利索的作风 , 一个句子 , 一个词 , 一个字 , 甚至一个标点 , 都绝不多用 , 清淡如水 , 朴素明快 。 各种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等 , 在他文字中穿插自如 , 极有杂家风范 。 他博采古今 , 归有光“以清淡文笔写平常人情”的文风 , 清代桐城派散文的为文要讲“文气” , 宋人笔记小说结构的“随便” , 沈从文的“水性的灵活、柔和、活泼”的语言风格 , 鲁迅的融文言于白话 , 周作人的“略带温情的絮语风式的”书面语言 , 以及废名的用作绝句的方法写小说 , 都能在汪曾祺的语言中看到印记 。
“两个女儿 , 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 。 眼睛长得尤其像 , 白眼珠鸭蛋青 , 黑眼珠棋子黑 , 定神时如清水 , 闪动时像星星 。 浑身上下 , 头是头 , 脚是脚 。 头发滑滴滴的 , 衣服格挣挣的 。 ——这里的风俗 , 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 。 这两个丫头 , 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 , 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 , 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 ”(《受戒》)
瞧瞧 , 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文字 , 简洁干净、文白相间 , 节制而富有弹性 。 其实 , 有一种朴实 , 来自于雕琢;有一种流畅 , 来自于推敲 。 汪曾祺写文章是追求炼字的 , 但又看不出痕迹 , 不仅简洁干净还生动有趣 。 如此轻淡而平常 , 亲切自有情致 。 这就是汪曾祺的气质与韵味 。 读汪曾祺 , 要读出那种醇厚的“汪味” , 得有点阅历、略解点沧桑 , 才能体会到 , 那种伤痛愈后的透彻谅解 , 那种见天地之后的见众生 。
汪曾祺受影响较深的 , 还是儒家 。 他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 可以发脾气 , 赌咒发誓什么的 , 很真实也很真诚 。 汪曾祺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孔子让在座的四位学生谈谈自己的志愿 , 最后问到曾皙(点) 。
“点 , 尔何如?”
鼓瑟希 , 铿尔 , 舍瑟而作 ,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 ”
曰:“暮春者 , 春服既成 , 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
汪曾祺的“吾与点也”
汪曾祺感叹 , 这写得实在非常美 。 他说:“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至 。 ”当孔子问他的学生们各有什么志向、志趣时 , 子路、冉求、公西华都谈到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实行礼仪之类 。 轮到曾点时 , 却与众不同 。 曾点说 , 在温和的暮春时节 , 穿上春天的服装 , 和五六个成年人 , 六七个童子 , 一起到沂水边洗澡 , 到舞雩台(祭天祷雨之处)吹风 , 然后唱着歌儿回家 。 孔子听了学生们的话 , 唯有对曾点表示赞同 , 感叹说:“吾与点也 。 ”从《论语》此段可以看出 , 孔子很向往在大自然里欣赏风景 , 感受人生的快乐 。 这确实很有诗意 。 在自然界的山水中去感受美 , 去体验乐 ,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 , 但这并不是出世主义 , 不是纯粹的自然美 , 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是人与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 , 其中便有社会理想 , 这就是“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 , 少者怀之 。 ”将人与人的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来 , 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山水之乐 。 这种合伦理与美学而为一的“乐”的体验 , 正是孔子和儒家美学思想的根本特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