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手脚身同步
(1) 迈左脚时, 两手继续顺势相合呈挤状, 此时身体应略左转, 由面向西南转向南偏西, 不要脚动手动而身不动 。
(2) 当左手棚到、左腿弓到的同时, 身躯应转向正西 。 但大部分拳友在练此势时, 身体随转腰胯早巳转向正西了, 可两手还在缓缓地左棚右采 。 这种手脚与身脱节的现象, 是演冻整套拳架中常见的毛病 。
8.、手到、脚到、身到、眼到、意到
这是上乘的上下相随,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也只有这样, 练拳才能做到劲达四梢, 上下贯通, 内外合一, 浑然一体 。
五、左棚后脚的角度应以几度为宜?
1. 当第4个玉女穿梭定式时, 右脚和身体均朝西北方向(预备式朝南而立), 承接左硼时, 如不扣右脚而左脚直接向南迈步, 此时右脚与南北轴线的夹角过大约135度 。
2. 当野马分鬃定式时, 右脚和身体均朝向正西, 接做左棚如果不扣右脚而迈左腿, 则其夹角为90度, 存在的弊病性质同前(夹角为135度), 惟程度略轻而已 。
3. 当起势后, 腰胯右转约45度, 右脚尖外撇约45度, 坐实右腿;左腿向左侧(向南)迈步, 脚尖朝向西南(约45度), 然后弓左腿, 蹬右腿成左侧弓步, 这时应做到;
(1) 身体面向正西方向 。
(2) 两脚大致平行, 朝向西南 。
(3) 左弓右蹬, 左膝与左脚尖方向一致, 右腿侧蹬自然伸直 。
(4) 左腿实, 右腿虚, 重心比例约为7:3 。
(5) 两脚间有一定的横向距离 。
(6) 沉胯圆裆 。
(7) 其根在脚, 劲发于腿 。
上述较规范的左侧弓步(因面向侧向故称侧弓步), 亦称横裆步(因裆部横向)既避免了第1和第2种练法存在的问题, 又加强了右踝关节坚韧性和灵活性的缎炼 。
4. 当做左侧弓步后脚呈45度时, 如果因右踝关节的柔韧牲较差感到不适, 则可适当加大其角度至60度左右, 但不宜接近90度, 以免染上第1和第2种练法的弊端 。
综上所述, 对于左棚定式时后脚的角度, 以确保左侧弓步前后两脚斜向平行或基本平行为原则 。 为此为了接好左棚, 以下三式:
在起势后, 右脚应外撇45-60度;
在野马分鬃后, 右脚宜内扣30-45度;
在玉女穿梭后, 右脚宜内扣75-90度 。
六、左棚的练法 (原文中第一种练法)
上接起势
动作 1
*身法;收沉右胯, 身躯边右转45度边呈螺旋形下降, 朝向西南 。 (不宜朝向西南偏西, 不要朝西偏南, 更不要朝西, 以免动作散乱, 身形右倾, 同时必将减少左棚右采时腰胯的转动角度, 以及难以做到身到、脚到、手到从而影响左棚劲的质量) 。
*步法;重心逐渐移至右腿, 并慢慢下蹲同时右脚尖微翘外撇45度(不要突然一下子蹲到位后再右转, 也不要转到位后再快速下蹲), 右脚掌着地, 左脚跟随即略掀起, 当右腿坐实时, 左脚尖离地提起, 脚尖自然下垂 。
*手法;左掌边外旋边向右抄至腹前(左掌右抄时, 好像在池中抄水, 而不是捞水, 应做到但闻抄水声, 而不将水抄起来之姿态), 掌心斜朝上(掌心不宜始终朝下, 向右上方平带到与右掌同高, 这种练法, 在拳架上没有做到两掌上下相合呈抱球状, 传统杨氏称之谓〝合手〞;在拳理上没有按照〝臂要旋〞的要求;在技击上难以起到护腹的作用);右掌边外旋边向右上方斜棚(莫抬肘)至肩前, 掌心斜朝下, 然后边内旋边向右向里向左抹转一小圆圈(右掌斜棚和回抹, 好像在转动石磨子, 但不要故意练成大圆圈, 以免动作散乱, 要〝劲以曲蓄而有余〞), 至右胸前(莫夹腋), 掌心朝下偏左, 与左掌上下相对成合手(俗称抱球), 腕略低于肩, 肘略低于腕 。
推荐阅读
- 太极 内转丹田 太极拳的境界
- 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 跟杨振基老师学拳
- 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不同 传拳不传步
- 发劲与不发劲的差异 太极拳内劲密探
- 杨式太极拳的掌应该是怎样的? 杨式太极拳的步法
- 李雅轩:名家发劲的神态 太极拳的步
- 内外合一上下随 浅谈太极拳的“含胸”与“气沉丹田”
- 谈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 关于太极拳中的意、气、身
- 太极拳科学的练法 太极松功如何修炼
- 太极拳修炼关键在于神能驭气 黄元秀先生谈杨家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