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太极不传外传的东西,非正式入门的弟子不授 太极拳内功修炼秘法( 五 )


4. 以意领两手内旋 , 随浩然正气下降而落于两胯旁 。 心中“一定” , 以意领胯前内气向两胯中心汇集并透达胯后 , 复沿胯两侧环绕至胯前合为一处 , 意气的流动犹如沿着横置的山字回旋运行;两手依着意气的走向沿胯两侧向后 , 向外环绕 。
5. 意领内气向两胯中心汇集并透达胯后 , 再沿胯两侧向前环绕;两手又随着意气的走向拢向两胯前 。
6. 浩然正气上升 , 以意领两手外旋 , 内气促使双手棚向腹前 。
7. 心中“一定”以“意”领腰前的内气向腰部中心汇集 , 再透向腰后 , 转而分沿腰两侧环绕至腰前 , 意气的流动犹如沿山字回旋运行;两手内旋 , 依着一起的走向 , 由腹前向腰两侧环绕 。
8. 意领内气集向腰部中心 , 再透达腰后 。 两手依意气的走向拢于腰前 。
收 功
1. 内气下沉 , 意想钟锤落至两小腿间 , 两手内旋 , 落于两胯前方 。
2. 意想两手下伸 , 将悬垂在两小腿间的钟垂捞起 , 托至胸中十字中心处 , 内气随之升腾 , 促使两手外旋向胯前拢合 , 掌心向上 。 颈锥后侧犹如降下的百叶窗般逐层垂落 , 此意贴背下行至两踝中间 , 意想身中垂直钱存留在身中与两腿间;两手随之外旋落向两胯旁 。 收功之后 , 周身有启示圆满 , 舒适惬意之感 。
练意与养生:通过研习练意之功 , 就会明白艺的融通并非靠大脑强记 , 而要以“心知”来求打内功的自如运行 。 故练拳十分讲究“运用于心”和“发于中” 。 心静往往求之而不得 , 若掌握了胸中十字的运用方法 , 就容易做到心静 , 心静之后才能真正领会心平气和的意境 , 进而求达阴阳平衡 。 在养生方面 , 一起优游自在地依圆旋绕 , 可引周身进入恬淡虚无之意境 。 意之运用在心 , 其收益亦在心 。 心性可于淡泊宁静的行动中得以静养 。 并且在收功后的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 全身还会持续不断地右内而外地透发阵阵快意,令人身心舒畅 , 遂收怡神养性之效 。
行功释疑:太极心法内涵深邃 , 意韵深长 。 行功时的真情实境难以用笔墨形容 。 尤其至功深之后其境界更难以演示和描述 。 但此功即不神秘玄虚 , 也并非高不可攀 。 只要循着静思凝神 , 纯任自然 , 徐徐运行 , 意在形先的途径探索 , 揣磨 , 不断积累 , 日益深入 , 就会品位到蕴藏于功法的奥妙与功效 。


杨家不传外传的东西 , 非正式入门的弟子不授
一、预备势
此势动作我就不再多说了 , 大家都会 , 主要就是全身按“十要”要求站立 , 双手上抬后又按下 , 一起一落而已 。 其劲意心法如下:
⒈两腕上棚:两手食指往地下一指 , 然后意想十指尖往回找手心(想象十指尖回够手心) , 同时意想脚趾往回找脚心 , 则两腕自然领两臂上棚 , 自然产生上棚劲 , 当两臂棚与肩高 , 则把意念放到劳营穴 , 两手自然不再抬高 , 也不下落 , 自然而然 。
⒉两掌下采:意念由两手心转两手背 , 两臂自然舒展下落 , 当落至45度时 , 意念转到肘尖 , 两肘自然向后平拉 。 然后意念转到肩头 , 则身体如坐电梯垂直下降 , 两脚趾舒展 , 脚心贴地 , 则自然产生沉采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