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冬瓜的栽培技术( 二 )


2、播种育苗:海南冬春季栽培冬瓜,由于常受低温的影响,宜采取营养钵育苗 。 所需营养土要提前制备,可选用烤晒过筛的肥沃园土,腐熟猪、牛粪渣,谷壳灰或椰糠等混合而成 。 三者体积比约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为宜,并要求弄细混均,以防伤种伤根 。 冬瓜种子催芽一般用50-55℃温水先浸10-15分钟(边浸边搅拌),然后,再在常温下继续浸10-12小时,最好,放在30℃左右温度下催芽 。 浸种时间较长,发芽较快、较整齐,一天半至两天时间,便大部分发芽;浸种时间较短,发芽势较差 。 种皮光滑无缘的种(如青皮冬瓜种子),由于种以通透性差,催芽时容易引起缺氧烂种,发芽率低 。 因此,对这类种子催芽,须先用细砂擦洗种皮,除去粘附物,并放在28-30℃恒温条件下催芽 。 未发芽前,每天早晚分别用清水漂洗种子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 。 若没有恒温设备,中宜采取浸川后直播到育苗袋或苗床上较为安全 。 据笔者试验,用100-150ppm赤霉素浸种,可使发芽迅速且整齐 。
播种前一天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厘米,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 。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 。 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 。 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 。 约25-30天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天,可用10%稀薄人粪水和80%代森锌8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药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
3、栽植密度:冬瓜的栽植密度因品种、栽培方式与栽培季节而不同 。 小型冬瓜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三方面构成的,适当密植可以提高产量 。 大型冬瓜品种多数每株一果,它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和单果重量两个因素构成的 。 所以,应保证单果重量的基础上适当密植 。 地冬瓜植株蔓叶在地面生长,不便于植株调整,不宜密植;棚冬瓜基本上也是平面生长,也不利于密植;架冬瓜能利用空间生长,结合植株调整和引蔓则有利于密植 。 目前海南生产上栽培的冬瓜品种多为大型品种,采取平棚架栽培一般畦宽约350厘米(连沟),双行植,株距70-80厘米,亩植500株左右;架冬瓜栽培方式一般行株距为150×(70-80)厘米,亩可植600株左右;地冬瓜一般畦宽约400-500厘米(连沟),双行植,株距约80-100厘米,亩植300株左右 。 冬瓜的种植密度,与肥水管理水平也有关系 。 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则应着重于长大果,以争取高产、优质,而不宜太密 。 在摘除全部侧蔓的基础上,主蔓打顶比不打顶可以密些 。
三、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冬瓜的根系非常发达,且生长期长,为了获取较高产量,必须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为6-6.5的沙壤土到粘壤土种植;同时,为了避免冬春季栽培的冬瓜苗期遇到寒潮和前期春旱,后期夏雨,以选择背北向南,排灌方便的田块为宜;秋冬瓜常遇台风雨影响,选地应以灌排水方便的坡旱地为宜 。
瓜地选好后,应尽早深翻耕耙,其深度以30厘米左右为好 。 冬春季栽培的冬瓜,以排灌方便的晚稻田为好 。 在晚稻收割后应及早犁田晒白,植前再耕耙整细 。 整地后应计划好种植规则,做好畦面;然后,在畦面上再起垄,垄宽80-100厘米,垄高30厘米左右,垄的两边各留半畦,垄与半畦之间留有浅沟,以备抽蔓期培垄追肥之用 。 植穴顺垄按株距而定,穴深约30厘米,穴宽约40厘米 。 冬瓜的生长期较长,且根系的吸收能力强,因此,应施足基肥 。 基肥一般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亩2000公斤以上,豆饼30-5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经堆沤后拌匀沟施或穴施,并与土壤充分混匀后播种或定植 。 对于壤质土或粘质土,在有条件时,每亩还可用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尿素15-20公斤,进行全层混施,以满足养分的均衡供给 。 而对砂质较重的土壤,则应减量施用,以防引起肥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