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间离效果是谁提出的,间离效果名词解释( 七 )



在他看来, 现代戏剧艺术不仅应该具有一般的叙事和表现生活的功能, 而且应该具有历史地关照现实, 辩证地认识生活的功能 。 因此,“叙事剧”要求舞台上所展示的事件, 既要让观众觉得他看到的就是真实生活, 同时又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仅是一个舞台上的艺术虚构而已 。 他指出: “观众不应当去跟随舞台产生感受, 而是应当作理性批评 。 ”这就是说, 布莱希特希望“叙事剧”首先要能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惟其如此, 观众才能既对舞台上的演出产生生活真实的认同, 同时又打破这种真实感, 认识到舞台演出仅是个有意设置的假想 。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是建立在对戏剧幻觉的批判与破除之上, 西方戏剧理论史上的“幻觉主义”发轫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提出, 悲剧创作应该通过富于强烈冲突性的情节设置,使观众沉浸于情景之中并产生怜悯与恐惧的情感共鸣体验 。 l9 世纪末叶诞生的电影在美国好莱坞的“梦幻工厂”中达到了“幻觉主义”的极致 。 而布莱希特戏剧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关键所在, 即“间离” 。

“间离”包括两个方面: 演员与角色的间离、舞台与观众的间离 。 在布莱希特看
来, 传统的“体验型”戏剧使观众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体验中处于一种不清醒的、丧失判断能力的着魔状态, 与他们切身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相隔绝 。 他们所获得的仅仅是一种放弃理性思考后的口腹之欲式的感观快感 。 他把绝大多数的传统戏剧形容为“美食戏剧”, 激烈对抗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雄踞欧洲剧坛两千余年的移情———共鸣理论, 提出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述体戏剧的新主张 。 他创立了“叙事剧”以区别于传统戏剧, 在总体上并不采用一个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事件, 场与场之间联系松弛,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孕育理性思考的“间离效果” 。 “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 。 他认为它完全可以代替情感共鸣成为艺术享受的根基: “如果放弃使人迷醉的办法,那么用什么别的办法?观众在新的剧院里如果不能采取梦幻的、被动的、听任命运摆布的态度的话, 该用的应是什么态度?观众不该被人再诱骗, 相反, 他应该被带到现实世界, 并怀着清醒的理智..用引起间离来代替感情上的共鸣 。 ”总之, 这种新的戏剧使观众成为观察者, 对舞台表演的事件具有一种探讨的、批判的态度, 其反应更多的是诉诸理性而非情感 。 布莱希特希望演员“汇报”角色, 而不是成为角色 。 强调演员不必在表演中隐瞒“他做、他说”的性质 。 他并不是要反对演员有体验地表演角色, 而仅仅是反对演员完全转化为角色 。 他“允许在理性和情感之间建立一种辩证关系” 。 当然, 二者之中的主导方面必须是理性, 对于遵循布莱希特原则进行创作的演员, 首要的事情就是清醒地观察自己的角色 。 他主张演员不必与角色融为一体, 他可以超离角色,实行旁观式的表演, 甚至可以跳出角色, 发表议论; 各种舞台元素不必和谐统一, 而是相互间离, 相互否定; 借助字幕、旁白等的不断插入, 纠正、补充舞台给出的景象 。 通过间离手段的使用, 观众的“共鸣”心理受到抑制, 幻觉被破坏, 从而保持对舞台的理性审思, “戏剧艺术借此清除了以前各个阶段附着在它身上的崇拜残余, 同时也完成了它帮助解
释世界的阶段, 进入帮助改变世界的阶段 。 ”

布莱希特倡导演出和观剧中的“间离效果”, 着眼点并非仅仅在于戏剧艺术本身, 而是蕴涵着引导正确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政治功用的 。 “布莱希特主义”中的艺术与政治密不可分 。 “艺术欣赏取决与政治立场, 而艺术欣赏又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立场”布莱希特有意创立一种具有鲜明政治面貌和积极作用的戏剧演出, 这种戏剧演出不仅能表现世界, 而且能促使人们去变革这个世界 。 布莱希特指出, 对戏剧主人公命运产生的情感共鸣是不能起到变革世界的作用的, 突出叙述性, 弱化戏剧性, 增强间离效果, 压低情感共鸣等一系列反传统的举措会带来更高级的艺术享受, 因为这时的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感受者, 而是主动的思考者 。 布莱希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指导他的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 。 在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跋文中, 布莱希特把“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与“叙事剧”的区别非常直观地列表对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