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叙事剧
舞台“化身的”事件 舞台叙述事件
舞台把观众卷入故事之中 舞台使观众成为观察者
消耗观众的能动性 唤起观众的能动性
使观众产生感情 迫使观众做出判断
使观众经历事件 使观众理解事件
用的是暗示手法 用的是说理手法
人被当作是熟悉的对象 人是研究的对象
人是不变的 人是可变的并且正在变
表现人的本能 说明行为的动机
情节直线进行 情节按“不规则”曲线进行
情节自然稳步前进无跳跃 情节有跳跃性
表现世界的本来面目 表现世界将变成怎样
总的说来, 布莱希特认为亚里斯多德主张文艺应该感情净化, 提倡移情效果, 而布莱希特则主张把观众的感情变成理智, 提倡间离效果 。 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核心: 模仿——共鸣——净化 。 布莱希特自己的非亚里士多德思想核心也可表达为: “熟悉(认识)——陌生(间离)———熟悉(认识)” 。 在布莱希特看来, 世界并没有“必然性”、“普遍真理”一类“绝对本质”的存在, 世界本身存在着无数的可能, 人作为能动的存在, 可以改变各种各样的必然性 。 布莱希特希望通过摧毁戏剧体戏剧中幻觉赖以产生的逻辑链条, 进而摧毁观众对“必然性”的膜拜 。 他将史诗的“叙述形式”引入戏剧, 形成了一种更为开放的史诗体
戏剧结构 。 情节之间严密的因果链条被打破, 从而破坏幻觉的产生, 进而阻止“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心理认同, 使观众意识到人是可变的, 世界是可变的, 不存在必然性与唯一性 。
戏曲程式化,间离效果,体验派都是啥意思? 这是一个专有名词,解释如下:
间离的德文是“Verfremdung”,间离效果即 "Verfremdungseffekt" 。 英文翻译为defamiliarization effect或 distancing effect,但最常见并被接受的是estrangement effect, 而alienation effect则不可接受 。 孙君华在《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指出布莱希特在《娱乐剧还是教育剧》(1936)一文中初次阐述间离效果时袭用了黑格尔的“异化”(Entfremdung)一词[3] 。 “Entfremdung”的本意就是疏远的意思,至少在黑格尔那里,其内涵是取其本意的 。 然而异化(Entfremdung)这个词到了马克思乃至卢卡奇那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 [4]后来布莱希特另造新词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 。 莱因霍尔德·格里姆在《陌生化——关于一个概念的本质与起源的几点见解》中,将 “Verfremdung”的来源之一追溯到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恐怕是一种望文生义 。 “Verfremdung”在英文中通常被译作Alienation[5], 原意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 。 也有人将其译作“estrangement”[6],也是疏远的意思 。 由此,其中文直译当为“疏远”,而“间离”也有疏远之意,这是一种更为书面化的译法,“陌生化”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 。 布莱希特常将“Verfremdung”与“effect”(效果)构成一个短语:Verfremdungseffekt,其中文意思应当是“疏远效果”,通常译作“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亦无不可 。 而“间情法”或“离情作用”,以及黄佐临先生曾竭力主张的“破除生活幻觉的技巧”等译法,由于它们距离“疏远”的本意太远,难免会给理解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独特内涵造成误解 。
布莱希特“离间效果” 指在镜框舞台上,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 。 在镜框式舞台上,通过人们的想象位于舞台台口的一道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墙” 。 它是由对舞台“三向度”空间实体联想而产生,并与箱式布景的“三面墙”相联系而言的 。
作用是试图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忘记观众的存在,而只在想象中承认“第四堵墙”的存在 。 第四面墙的建立很大原因是因为现实主义剧的出现 。 它的出现导致了很多艺术家直接关注提升戏剧性和喜剧效果,导致这种界限破开,例如,舞台上的演员直接对观众说话 。
推荐阅读
- 学习知识|苏轼的爸爸是谁,苏轼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 学习知识|动物园里大象鼻子最长那第二是谁,小象打一个数字
- 学习知识|撒野原唱是谁,撒野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 学习知识|安徽专升本有哪些学校,安徽哪些大专可以专升本
- 学习知识|体育系有哪些专业,体育生多少分能上本科
- 学习知识|贵州一本大学有哪些,贵州遵义的一本大学
- 学习知识|青岛有哪些本科大学,青岛的所有本科学校
- 学习知识|杭州专科学校有哪些,杭州所有的大专
- 娱乐知识|大冰书里的小芸豆是谁,小芸豆的真实身份夏豆
- 娱乐知识|大甜甜是谁,大甜甜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