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豆腐是怎么做的,豆腐是怎么形成的( 二 )



5、用勺子装着盐卤水, 在锅里匀速搅拌, 直到豆浆和浆水分离开, 如果想要口感嫩一些的, 可以点豆腐到结成小块的豆腐脑 。

盐卤水

豆腐脑和浆水

6、把多余的浆水倒掉, 剩下的豆腐脑倒入一个固定的容易, 用纱布包住, 开始压豆腐, 吧豆腐压实即可 。

压豆腐

豆腐成品

卤水点豆腐一般都会有很多气孔, 而且颜色发黄, 吃起来有点甜 。 放到冰箱里冻一晚, 第二天非常适合煮火锅 。
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 豆腐的制成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 。 取黄豆5公斤, 去壳筛净, 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 冬天浸泡4~5小时, 夏天2.5~3小时 。 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 不能过长, 否则失去浆头, 做不成豆腐 。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 这是一个关键工序, 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 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 石膏烧得太生, 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 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 2.磨豆滤浆 。 黄豆浸好后, 捞出, 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 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 捏紧袋口, 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 豆浆榨完后, 可能开袋口, 再加水3公斤, 拌匀, 继续榨一次浆 。 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 。 榨浆时, 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 3.煮浆点浆 。 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 不必盖锅盖, 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 火要大, 但不能太猛, 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 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 。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 都影响豆浆质量 。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 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 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 数分钟后, 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 4.制水豆腐 。
豆腐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传统豆腐生产工艺过程, 首先是浸泡大豆使大豆软化, 浸泡后的大豆磨浆, 然后过滤将豆渣分离获得豆浆, 蒸煮豆浆, 再加入凝固剂等使大豆蛋白质胶凝成型得到豆腐 。 [4]
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成品 [4]
(1)清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 除去所含的杂质, 得到纯净的大豆 。 [4]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胀, 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 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为1:(1--1.2), 即大豆增重至原来的2.0-2.2 倍 。 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 豆皮轻易不脱落, 手感有劲 。 [4]
(3)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 蛋白体膜变得松脆, 但是要使蛋白质溶出, 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破碎 。 如果从蛋白质溶出量角度看, 大豆破碎的越彻底, 蛋白质越容易溶出 。 但是磨得过细, 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 使产品变得粗糙、色泽深, 而且也不利于浆渣分离, 使产品得率降低 。 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120目 。 实际生产时应根据豆腐品种适当调整粗钿度, 并控制豆渣中残存的蛋白质低于2.6%为宜 。 采用石磨、钢磨或沙盘磨进行破碎 。 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 充分提取豆浆 。 [4]
(4)煮浆: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 。 一方面为后序点浆创造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 杀菌, 减轻异味, 提高营养价值, 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 煮浆的方法根据生产条件不同, 可以采用土灶铁锅煮浆法、敞口罐蒸汽煮浆法、封闭式溢流煮浆法等方法进行 。 煮浆温度应达到100℃, 时间5 min左右 。 [4]
(5)凝固与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 在凝固剂的作用下, 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 。 生产中通过点脑和蹲脑两道工序完成 。 [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