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阿拉伯数字怎么写,阿拉伯数字的几种写法( 三 )


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 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 。 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 , 用作大写数字 , 属于假借 。 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 , 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 , 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
扩展资料:
一、历史渊源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 。 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 , 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 , 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 。 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 , 并一直使用至今 。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规定:每年全国各布政使司、府、州、县 , 都要派计吏到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钱粮数 。 各级政府之间及与户部之间的数字 , 必须完全相符 。
稍有差错 , 即被退回重报 。 由于地方与京城相距遥远 , 为节省时间 , 免去路途奔波之苦 , 各地便带上了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 。 如被退回 , 则随时填写更正 。 又因为空白账册上盖有骑缝印 , 不能做别的用途 , 户部也就没有干预 。
二、起源时间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 , 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 , 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 , 但是重要账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
《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 , 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 , 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
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 , 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 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 ”这就是说 , 用大写数字记数 , 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
参考资料来源:

阿拉伯数字1到100怎么写? 1、 “1"象铅笔 , 是在日子格中从右上角附近起 , 斜线到左下角附近 。 不是简单的将两角连起来 。
2、 “2”象小鸭 , 起笔碰左线 , 再向上、向右碰线 , 略成半圆 , 斜线到左下角 , 碰线一横 。
3、“3”象耳朵 , 起笔不碰线 , 向上碰线 , 再向下碰线 , 略成半圆向中间弯 , 在虚线以上转向右下方碰线 , 向下碰底线 , 最后 , 弯向上碰线 。
4、“4”象小旗 , 从上线的中间起笔 , 向左斜线到下格 , 碰左线再折右碰线 。 第二笔从右上角附近下去 , 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
5、“5”象钩子 , 从上线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笔 , 向左下到中格角 , 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 , 下线到左线为止 。 最后 , 在上面画一横线 。
6、“6”象哨子 。 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下方画一个孤形 , 碰左线、底线 , 向上碰右线画成一个小圆 , 小圆上面超过中线 。
7、“7”象锄头 。 从左上角到右上角画一横线 , 再折线向下 , 到底线中间偏左的地方碰线 。
8、“8”象娃娃 。 从右上碰线到左线成半圆 , 拐向右下面成圆碰右线 , 下线、左线 , 在向上 , 在中线以上和原线相交 , 最后 , 线到右上角附近稍离起笔处为止 , 不封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