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_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的区别表格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赖)
1、相互区别: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b、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 。
【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_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的区别表格】c、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 。
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2、相互依赖: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这是认识的任务 。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 , 相互渗透的 。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 统一的基础是时间 。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 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其辩证关系是: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同时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互相渗透 。
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_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的区别表格
感性和理性的概念是什么?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 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 , 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 。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 , 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 , 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 撇开其非本质属性 , 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 , 形成概念 。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 。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
抽象思维深刻地反映着外部世界 , 使人能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预见事物和现象的发展趋势 , 预言“生动的直观”没有直接提供出来的、但存在于意识之外的自然现象及其特征 。它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 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 。是指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判断时使用推理和逻辑 。
所谓的“感性思维” , 往往是指对事物的“片面的”“直接的”感觉和认识 。这些感觉和片面认识 , 经过逻辑推理综合分析 , 形成对事物的“全面的” , “深入的”认识(当然是相对而言的) 。而后面这个过程 , 被称为“理性思维” 。这下恍然大悟 , 原来粗略点说 , 感性思维也就是指感觉能力 , 理性思维也就是指思考能力 。这两者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 , 是不同层次上的东西 。两个步骤当然都很重要 , 两者都强 , 整体能力也就强了 。感性 , 就汉语构词法上讲 , 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感情性质的 , 感觉性质的” 。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 , 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 , 相对与“理性” 。
“感性”一词似乎只出现在现代的白话文 , 并且应该是个为了翻译一个哲学概念而创造出来的(仅仅是一个推断) 。这些词可见于康德对于知识的划分 , 将人的认识能力即传统的理性分成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1] 。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感性”:“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感性 , 也就是纯粹感性 。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 , 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表象”[2] 。
感性作为一个哲学用语似乎太玄奥了 , 但作为文学用语就容易理解了 。参考余光中的《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运用:“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 。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 , 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 。“感性”写作是为了激发某种感性 , 而不是“知性”以传递知识为目的写作态度 。“感性的文字”则是那种感性写作 , 文字里充溢着某种感情的语言 , 有如涓涓细流微微道来 , 有如激情澎湃滚滚袭来 。
li xing
意思和感性相对  , 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 , 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 , 不凭感觉做事情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
[理性]
1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理性认识 。
2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失去理性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 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 , 经过思考、分析 , 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 , 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 , 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
理性其实是指在理论中依靠逻辑推理得到可靠结论 , 丝毫没有涉及逻辑推理的前提是否完备的问题 。注意:结论的可靠性与结论全体的完备性是两个概念 。理性的功绩在于:当前提可靠时 , 它能使结论是可靠的 。一个结论不可靠的理论会有任何价值吗?但是理性并不必然导致结论全体是完备的 。事实上 , 迄今为止 , 有哪一个科学理论敢宣称自己是完备的?但是不完备并不说明这个理论就“不行”!事实上 , 我们今天所享用的一切现代文明成果 , 如飞机、互联网、电脑、核电站 , 统统都是不完备的科学理论的成果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理论虽然是不完备的 , 但却是可靠的!歌德尔定理说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完备的理论 , 没错!可那又怎样?难道我们愿意牺牲可靠性来换取完备性吗?恐怕这世上只有李大师一类的“理论”才会是“完备”的 。
在我们所有一切表象中的主要区别即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的区别 。后者只构成表象的一个类 , 即概念 。而概念在地球上只为人类所专有 。这使人异于动物的能力 , 达到概念的能力 , 自来就被称为理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