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怎样种平菇啊?怎样种植平菇种植技术
关于食用菌的种植问题,【怎样种植平菇种植技术】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
在种植平菇时,首先需要使用锯末、菌种以及营养丰富的沙土混合,制作成菌包,然后将菌包放在湿润温暖的环境中养殖,并保持环境温度在二十五度左右,让平菇顺利的长出,在养护的过程中,还可以定期向菌包喷洒水分,保持环境湿润 。
平菇如何种植 1、制作菌包
文章插图
种植平菇前,需要制作菌包 。首先需要准备沙土、锯末以及菌种等材料,然后将其混合均匀,使用塑料袋包装成圆柱体即可 。也可以直接准备一段树干,然后在表面挖出一些小孔,并将混合的菌种填入孔中即可 。
2、选择场所
【在家怎样种平菇啊?怎样种植平菇种植技术】 平菇适合生长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所以养殖平菇可以选择在室外背光通风的环境中,并使用树叶覆盖菌包,帮助平菇生长,在室内养殖的过程中,则需要选择一间遮光性好的房间,然后搭建支架养殖平菇 。
3、喷洒水分
在养殖平菇的过程中,可以每隔三天向菌包上喷洒一次水分,保持环境的湿润,在为平菇喷洒水分时,可以使用未遭受污染的天然水、河水,也可以使用营养丰富的纯净水或者湖水,尽量不要使用自来水 。
4、控制温度
平菇适合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平菇无法顺利的长出,或者生长速度过慢,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二十到三十度之间,让平菇可以生长的更加旺盛 。
在家怎样种平菇啊 平菇的种植技术:平菇很适合于代料栽培,可以袋栽、柱式栽培、床架栽培和阳畦栽培 。以袋栽和柱式栽培为优,其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袋栽平菇的优点:①有利于控制杂菌和害虫的危害,成功率高;②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15~18平方米的培养室可培养1500~2000袋);③生产周期缩短,采用堆积发菌,增高料温,加快发菌,缩短菌丝生长期;④便于移动管理,可充分利用场地;⑤有利于控制温度,保持湿度,出菇整齐,菇形好,产量稳定 。袋栽平菇的技术要求: 1、原料的选择 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 。栽培前放在太阳下暴晒2~3天,以杀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 。对包谷芯、豆杆、稻草、麦杆、杂木等原材料,应预先切短或粉碎 。2、培养料配方 ① 棉籽壳99% 石灰1% 多菌灵0.1% ② 包谷芯76% 棉籽壳20% 麦麸皮或包谷粉3% 石灰1% ③ 包谷杆87.5% 麦麸皮5% 包谷面3% 石灰3% 尿素0.5% 食盐1% ④ 稻草74% 包谷粉25% 石膏粉1% 多菌灵0.1% ⑤ 麦杆84% 麦麸皮8% 石膏2% 尿素0.5% 过磷酸钙1.5% 石灰4% ⑥ 锯木面60% 棉籽壳30% 麦麸皮9% 石灰1% ⑦ 杂草94% 麦麸皮5% 石膏1% 可用作平菇栽培的原材料很多,以新鲜、干燥、易处理、便于收集和保存为原则,配置时注意调节培养料的营养和酸碱度,原料调制前,包谷芯应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包谷杆、麦杆和稻草等均应碾碎并切成3~5厘米长的小段 。3、堆积发酵 按上属配方要求,准确称料,将料充分混合(易溶于水的应先加入水中溶解),然后加水拌匀 。春栽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培养料中加水适当多一些,在100公斤干料中加入150公斤水为宜,不同培养料加水量也略有不同,玉米芯、绒长的棉籽壳可适当加水多一些,绒短的棉籽壳应少加些水 。拌好的培养料堆闷2小时,让其吃透水后进行堆积发酵 。建堆的方法是:在水泥地面上铺一层麦杆,约10厘米厚,把培养料放在麦杆上,料少时堆成1米高的圆形堆,料多时堆成高1米,宽1米的条形堆,每隔30厘米左右,用木棍扎通气眼到料底,然后在料堆上覆盖草垫或塑料薄膜 。当料堆中心温度升到55~60℃时维持18小时进行翻堆,内倒外、外倒内,继续堆积发酵,使料堆中心温度再次升高到55~60℃时维持24小时,再翻堆1次 。经过两次翻堆,培养料开始变色,散发出发酵香味,无霉味和臭味,并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菌丝生长,发酵即结束 。然后用pH试纸检查培养料的酸碱度,并调节pH为8左右,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进行装袋 。生产实践证明,用发酵料栽培平菇菌丝生长快、杂菌少、产量高 。4、装袋 选用宽23厘米,长43厘米,厚0.025微米的低压聚乙烯筒膜,每公斤筒膜可截180个左右,每袋可装干料0.7~0.8公斤 。人工装袋时,应一手提袋,一手装料,边装边压 。装至离袋口8厘米左右时,将料面压实,清理袋口料物,排气后紧贴料面用绳子缠3~4圈,扎紧扎牢,防止进水、进气 。装袋时注意:①装袋前要把料充分拌一次 。料的湿度以用手紧握指缝间见水渗出而不往下滴为适中,培养料太干太湿均不利于菌丝生长 。装袋时要做到边装料、边拌料,以免上部料干,下部料湿;②拌好的料应尽量在4小时之内装完,以免放置时间过长,培养料发酵变酸;③装袋时不能蹬、不能摔、不能揉,压料用力均匀,轻拿轻放,保护好袋子,防止塑料袋破损;④装袋时要注意松紧适度,一般以手按有弹性,手压有轻度凹陷,手拖挺直为度 。压得紧透气性不好,影响菌丝生长;压得松则菌丝生长散而无力,在翻垛时易断裂损伤,影响出菇;⑤装好的料袋要求密实、挺直、不松软,袋的粗细、长短要一致,便于堆垛发菌和出菇;⑥将装好的料袋逐袋检查,发现破口或微孔立即用透明胶布封贴 。5、灭菌 技术要点:①清洗锅内污水,换上清水,将装好料的菌袋及时进灶,合理堆放 。料袋在灶内采用一袋袋上下对正的直叠式摆放 。这样不仅孔隙大,有利于蒸汽穿透,而且灭菌后的菌袋成为四面体,有利于接种和后期管理 。蒸仓内四个角自上而下留下15平方厘米的通气道,排与排之间也要留下空隙,保障蒸汽畅通,确保灭菌彻底;②灭菌时要做到“三勤” 。即:勤看火及时加煤;勤加水防止干锅;勤看温度防止掉温;③烧火应掌握“攻头、促尾、保中间” 。灭菌开始时必须大火攻头,力争在4~6小时之内使灶温升到100℃,并开始记时 。然后稳火控温,使温度一直保持在100℃不掉温,维持24小时 。灭菌最后2小时旺火猛烧,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停火后焖料,当温度降到70℃左右时,抢温出锅,并迅速运往接种室冷却,菌袋冷却时应“井”字形叠放,要注意,切勿“大头、小尾、中间松”;④防止漏气 。常压灭菌灶的门要密封严实 。6、接种 接种要在无菌条件下严格操作,一是必须为接种创造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以防止杂菌感染;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才能防止杂菌进入料袋内,确保接种成功 。接种过程:①环境消毒 。接种前一周将接种室内外打扫干净,撒上石灰或波尔多液 。使用前3~4天将接种室密闭,用0.5~1公斤硫磺(或1公斤甲醛)熏蒸消毒12~24小时 。料袋入室前,用消毒液喷洒室内外地面和空间;②菌种的选择和消毒处理 。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浓密、交织成块的优质菌种,用消毒液清洗菌种瓶外壁并立即移入接种室,在无菌条件下,敲破瓶壁,取出菌种,将菌种掰成胡豆粒大小的块,不宜太大也不宜太碎;③在料袋温度降至28℃~30℃时,解开料袋一端的绳子,拉直料袋,并把菌种均匀撒在料袋口,一定要将料袋口的培养料完全覆盖,然后收拢料袋,套上塑料圈,盖上纸,用软胶圈把纸和料袋一齐扎在塑料圈上 。接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接种时的灭菌;②接种时动作要快速、准确;③接种及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将手和头发洗干净,剪去指甲,手和手臂要用70%酒精消毒 。7、堆垛发菌 菇棚(房)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到菇棚(房)内,在畦床上对垛发菌 。堆垛的层次,要看气温高低而定,夏秋季气温高时,堆放2~4层,料袋堆放成“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垛与垛之间留出60~70厘米宽的人行道,便于操作和通风换气,还要留出一定的空地,以便翻堆倒垛 。春季或冬季气温低时,畦床应铺上一层稻草或麦草,以免下层温度太低影响发菌,同时增高堆垛,堆放10~12层,上面在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温,提高堆温,促进菌丝生长 。如菇棚未建好,也可采用露地发菌 。露地发菌场地要求干燥、洁净、凉爽,堆垛上盖一层草帘遮荫,下雨前加盖塑料薄膜,雨后揭膜,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为宜 。发菌管理的要点如下: ①保持温度、注意堆温变化 。堆垛发菌后,要定期在料袋间插温度计观察堆温,注意堆温变化 。发菌温度以25~30℃为好,高于30℃应及时散堆,加大通风量,防止高温烧坏菌丝 。温度低于20℃应设法增温保温 。②通风换气 。菇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气温高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中午通风 。③保持干燥 。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 。④光线要暗 。弱光有利于菌丝生长 。⑤翻堆 。堆垛后每隔5~7天翻垛一次,将下层料袋往上垛,上层的下垛,里面的往外垛,外面的往里垛,使菌袋受温一致,发菌整齐 。翻垛时发现有杂菌污染的料袋,应将其拣出;若发现有菌丝不吃料的,必须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⑥通气补气 。采用两头扎口封闭式发菌,在发菌早期,袋内含氧量可以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 。随着菌丝生长量增大,袋内供氧量不足就会影响菌丝正常生长 。当袋两头菌丝各长进料内2~3厘米时,可在菌丝生长带上端1~2厘米处用大头针(或缝衣针)周身刺孔8~10个孔,或用削尖的竹筷由袋口往里扎3~4个孔,或将袋两头扎紧的绳子稍加松开,利用松绳后袋口薄膜的自然张力,让新鲜空气进入袋内,以通气补氧,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⑦预防鼠害 。防止老鼠咬破料袋,引发杂菌污染 。8、发菌阶段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①菌丝不萌发,不吃料 。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很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35天);掌握适宜含水量,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滴下为度;发菌期间棚温保持在20℃左右,料温25℃左右为宜,温度宁可稍低些,切勿过高,严防烧菌,;培养料中勿添加抑菌剂,添加石灰应适量,尤其再气温较低时添加量不宜超过1% 。PH7~8为宜 。②培养料酸臭 。发生原因:发菌期间遇高温未及时散热降温,细菌大量繁殖,使料发酵变酸,腐败变臭;料中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厌氧发酵导致料腐烂发臭 。解决办法:将料倒出,摊开晾晒后添加适量新料再继续进行发酵,重新装袋接种;如料已腐烂变黑,只能废弃作肥料 。③菌丝萎缩 。发生原因:料袋堆垛太高,发生发酵热时未及时倒垛散热,料温升高达35℃以上烧坏菌丝;料袋大,装料多,发酵热高;发菌场地温度过高加之通风不良;料过湿加之装得太实,透气不好,菌丝缺氧也会出现菌丝萎缩现象 。解决办法:改善发菌场地环境,注意通风降温;料袋堆垛发菌,气温高时,堆放2~4层,呈“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料袋发酵热产生期间及时倒垛散热;拌料时掌握好料水比,装袋时做到松紧适宜;装袋选用的薄膜筒宽度不应超过25厘米为好,避免装料过多发生发酵热过高 。④袋壁布满豆渣样菌苔 。发生原因:培养料含水量大,透气性差,引发酵母菌大量孳生,在袋膜上大量聚积,料内出现发酵酸味 。解决办法:用直径1厘米削尖的圆木棍在料袋两头往中间扎孔2~3个,深5~8厘米,以通气补氧 。不久,袋内壁附着的酵母菌苔会逐渐自行消退,平菇菌丝就会继续生长 。⑤霉菌污染 。原因:培养料或菌种本身带菌;发菌场地卫生条件差或老菇房未作彻底消毒;菇棚高温高湿不通风 。解决办法:选用新鲜、无霉变、经暴晒的培养料,发酵要彻底;避开高温期播种,加强通风,防止潮湿闷热;选用优质、抗霉,吃料快的菌种;霉菌污染发现早,面积小时,可用pH10以上的石灰水注入被污染的培养料,同时搬离发菌场,单独发菌管理 。对污染严重的则清除出场,挖坑深埋处理 。⑥发菌后期吃料缓慢,迟迟长不满袋 。发生原因:袋两头扎口过紧,袋内空气不足,造成缺氧 。解决办法:解绳松动料袋扎口或刺孔通气 。⑦软袋 。一般袋料表面长有菌丝,但袋内菌丝少,且稀疏不紧密,菌袋软而无弹性 。发生原因:菌种退化或老化,生活力减弱;高温伤害了菌种;添加氮源过多,料内细菌大量繁殖,抑制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大,氧气不足,影响菌丝向料内生长 。解决办法:使用健壮、优质的菌种;适温接种,防高温伤菌;培养料添加的氮素营养适量,切勿过富;发生软袋时,降低发菌温度,袋壁刺孔排湿透气,适当延长发菌时间,让菌丝往料内长足发透 。⑧ 菌丝未满袋就出菇 。发生原因:发菌场地光线过强,低温或昼夜温差过大刺激出菇 。解决办法:注意避光和夜间保温,提高发菌温度,改善发菌环境 。9、出菇管理 发菌阶段,在温度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暗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一般中高温型平菇25天左右,低温型30~35天,菌丝即可长满袋 。当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丝已经成熟,这时即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 。将菇棚消毒,灌水浸湿晾干后,按菌袋菌丝成熟程度分别整齐地堆放于畦床上,堆高7~8层,一般150平方米菇棚可以堆放5000~6000袋(折合干料3500~4000公斤) 。然后解开菌袋两头扎口,当料面见有小菇蕾出现时,用剪刀剪去袋两头的薄膜,暴露料面,以促使菇蕾迅速生长 。(1)、出菇管理要点 ①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平菇是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刺激有利于出菇 。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6~10℃,以刺激出菇 。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湿,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于20℃以上时,可采用加强通风和进行喷水降温的方法,以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②加强湿度调节 。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在料面出现菇蕾后,要特别注意喷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勿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在采收一、二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60%时,应给予补水,采用直接向袋内注水或用水浸泡,浸泡时用铁丝在菌袋上扎3~4个孔,可使水容易浸入菌袋 。③加强通风换气 。低温季节一天1次,每次30分钟,一般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 。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菇体失水,边缘卷曲而外翻 。④增强光照 。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则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 。一般以保持菇棚内有“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强度为宜 。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晒死菇体 。(2)、出菇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出菇棚内,应按菌袋菌丝成熟早晚分畦堆放,使出菇整齐一致,有利于同步管理 。菌袋进入出菇管理时,先解开两头扎口,不要急于把袋口完全张开,以防料表面失水干燥,影响正常出菇 。(3)、覆土出菇 袋栽平菇,一般出2潮菇后,经过补水管理还能继续出菇,但出菇少,菇体小且不整齐,经济效益低 。采取覆土出菇,则有利于增产 。覆土的方法是:在菇棚内开沟整畦,挖宽1米,深20~30厘米,长度不限的沟畦、畦与畦间留50厘米的人行道 。将出过2潮菇的菇筒两头料面清理干净,脱去塑料袋,截成两段,竖直排放在沟畦内,然后用肥袄菜园土填充菌筒间的缝隙,并盖于菌筒表面0.5~1厘米厚 。覆土后,在沟畦内灌大水一次,以浸透菌筒 。在出菇适温条件下,约7天左右菌床上就有菇蕾出现,按出菇要求进行管理,可继续采菇4~5潮 。10、出菇期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出菇期间常见下列现象直接影响种菇效益 。(1)不现蕾 发生原因:①菌种不适,高温季节用低温型菌种,或低温季节用高温菌种;②缺少温差刺激;③培养料含水量偏低,料面干燥;④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培养料表面出现白色棉状物(气生菌丝),影响菇蕾形成;⑤菌丝老化,形成较厚的菌膜;⑥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高,光照不足,延缓菌丝的营养生长 。解决办法:①选用适温菌种;②通风降温拉大昼夜温差至6℃以上;喷水增湿,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防止气生菌丝产生;③料面菌膜增厚时,用铁丝耙划破;④加强通风,增加散射光照,诱导菇蕾形成;⑤浸泡菌袋或向料内注水,补充水分,也可向料面喷洒冷水,以刺激出菇;⑥出菇时,在菌袋两端料面出现大量菇蕾时,再用小刀割去多余的塑料袋,露出幼菇 。切勿过早打开袋口,造成料面干燥,影响菇蕾形成 。(2)幼菇枯死 原因:①持续高温,幼菇受热干枯;②培养料含水量低,空气湿度小;③二氧化碳浓度高,幼菇缺氧死亡 。解决办法:①出菇期防高温,一旦温度过高,及时进行通风和降温;②增加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喷雾壮水为好,切勿用水直接喷幼菇;③菇棚定期通风,补充新鲜空气,及时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3)烂菇 原因:喷水过多,加上通风不良,菇体表面积水,引起水肿软化腐烂 。解决办法:减少喷水,改善通风,一般在喷水后随即予以通风,让菇体表面积水及时散发 。(4)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 原因:①光照不足,多见于地下室,人防地道内种菇;②二氧化碳浓度高,促使菌柄迅速生长,菌盖形成困难 。解决办法:①增加光照,增设工人照明灯;②通风补气 。(5)袋内结菇 原因:①袋口解开晚;②两头料面干燥,不利于菇蕾形成;③料袋装得偏松,造成培养料与料壁间有较大的间隙 。解决办法:袋内结菇,多为畸形,会消耗营养,影响产量 。应用隔膜将料压紧,排出空气,使营养集中,供袋两头出菇 。(6)畸形菇 常见的畸形菇有瘤状菇、花椰菜菇、蓝色菇或蓝边菇和喇叭菇等,甚至二度分化,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原因:①温度过低,且时间又长,造成菌盖内外层细胞生长失调,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②菇棚通风不足,造成空气温度过高或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形成喇叭菇;③棚内生炉增温引起一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积累,刺激菇体生长变异,发生变色反应 。解决办法:①冬季天冷增温时要注意通风,不宜在菇棚内直接生炉,应修建火墙或火道;②菇棚内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以上是【怎样种植平菇种植技术】的详细全文内容,更多的种植问题请移步到首页 。
推荐阅读
- 酷柏焊接烟尘净化器怎样更换滤芯?换滤芯麻不麻烦?
- 虾夷葱怎么种植?虾夷葱种植技术和种植时间!怎样越冬?
- 怎样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绿色蔬菜种植
- 1亩平菇大棚1年的效益,平菇大棚冬天怎样加温
- 乌龟吃什么食物?小乌龟在家里怎么养?
- 怎样用卷尺算猪的重量,出肉率如何计算
- 如果没能遇见真爱,这些星座会怎样?
- 壁虎在家里怎么赶走它?是什么征兆?它会咬人吗?
- 辣椒落花落果怎样防治?辣椒落花落果的原因是什么?
- 如何养好蟹爪兰_怎样养好蟹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