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通便 家长必知“三板斧”

本文转自:健康报
便秘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其主要表现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排便周期延长, 另一类是排便周期不长 。 排便周期不长有两种情况, 一是粪质干结, 排出艰难;二是粪质不硬, 但排便不畅 。 便秘可单独出现, 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 。 患儿如果出现便秘, 家长该怎样科学应对呢?
小儿通便 家长必知“三板斧”
01
小儿便秘的三种原因
生理因素 小儿胃肠功能薄弱, 肛门直肠发育不全, 推动无力, 容易出现便秘现象 。
喂养不当 孩子如果只喜欢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而不吃或少吃蔬菜等含较多纤维素的食物, 也容易引起便秘 。
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 肠蠕动受神经系统支配 。 若小儿排便时间不规律且缺乏相关训练, 没有形成排便反射, 长此以往, 肠内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 大便堆积于肠内, 就容易形成习惯性便秘 。
02
辨证使用中成药
一般来说, 小儿便秘有虚实之分, 实证常见热秘、气秘, 虚证常见气虚秘、阴虚秘 。
热秘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 腹胀腹痛, 口干口臭, 面红心烦, 或有身热, 小便短赤, 舌红, 苔黄燥, 脉滑数 。
代表中成药:麻仁丸 。
【小儿通便 家长必知“三板斧”】气秘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 欲便不得出, 或便而不爽, 肠鸣矢气, 腹中胀痛, 嗳气频作, 纳食减少, 胸胁痞满, 舌苔薄腻, 脉弦 。
代表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 。
气虚秘
临床表现:大便并不干硬, 虽有便意, 但排便困难, 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便后乏力, 面白身疲, 肢倦懒言, 舌淡苔白, 脉弱 。
代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
阴虚秘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 如羊屎状, 形体消瘦, 头晕耳鸣, 两颧红赤, 心烦少眠, 潮热盗汗, 腰膝酸软, 舌红少苔, 脉细数 。
代表中成药:增液颗粒 。
03
小儿推拿效果好
对于服药困难或不愿服药的患儿, 采用推拿手法能取得较好疗效 。
补脾
方法:沿拇指桡侧缘, 由指尖推向指根300次 。
此法能调理脾胃, 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
推三关
方法:沿腕横纹桡侧端与肘横纹桡侧端的连线, 自下向上推100~500次 。
此法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 适用于各种虚证, 表现为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
捏脊
方法:沿第一胸椎与尾椎所成直线, 由上往下捏30遍 。
此法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 凡脾胃虚弱之证, 均可用之 。
清大肠
方法:沿食指桡侧缘, 由虎口推向指尖, 100~300次 。
此法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 使气机受阻而导致的便秘、腹中灼痛等 。
退六腑
方法:沿腕横纹尺侧端与肘横纹尺侧端的连线, 以食指和中指的指腹, 自肘关节推至掌根, 100~500次 。
此法能通腑泄热、滑肠泻下, 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便秘 。
推七节骨
方法:沿第四腰椎与尾骨端所成直线, 以食、中二指, 从上往下直推, 一般操作1~3分钟 。
此为泻下手法, 适用于胃肠燥热的便秘患儿, 表现为大便干硬臭、口渴、舌红苔黄燥等 。
揉龟尾
方法:龟尾穴位于小儿臀部尾骨尖端 。 操作者用大拇指指腹轻按于小儿龟尾穴上, 然后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 以300次左右为宜 。
按摩腹部
方法:以肚脐为中心, 沿顺时针方向按摩小儿腹部 。 如果触及条索状物, 轻轻地由上而下地按摩, 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