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 , 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 , 高笋 。 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 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或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 , 双季茭白(两熟茭)产量较高 , 品质也好 。 古人称茭白为“菰” 。 在唐代以前 , 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 , 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 , 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 。 后来人们发现 , 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 , 且植株毫无病象 , 茎部不断膨大 , 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 , 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 。 这样 , 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 , 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 。 可入药 。 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 , 只有中国和越南 。 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三好即 茭白、春芽、野鸭蛋) , 自古流传至今 。 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 , 适合淡水里生长 。
文章插图
茭白属喜温性植物 , 生长适温10~25℃ , 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 。 平原地区种植双季茭为多 , 双季茭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 对水肥条件要求高 , 而温度是影响孕茭的重要因素 。 茭白根系发达 , 需水量多 , 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 。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 。 这两者均用分株繁殖 , 长江流域单季茭在清明至谷雨分墩定植 , 夏秋双季茭可分春秋两季 , 春栽在谷雨前后 , 秋栽在立秋前后 。
茭白胡麻斑病如何防治?
茭白胡麻斑病是茭白主要病害之一 。 近年来 , 由于茭白栽培面积的增大 , 发病越来越严重 。 病害发生严重时 , 叶片变黄枯死 , 造成全田植株提早枯死 , 对产量影响极大 。
茭白胡麻斑病的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 , 初期形成密集的褐色小点 , 后扩展为椭圆形褐色病斑 , 大小和形状如芝麻粒 , 少数成条状 , 边缘深褐色 , 中间淡灰褐色 , 周围叶组织有一黄晕圈 。 病斑多时 , 造成较大的坏死区 , 使叶片逐渐干枯死亡 。
茭白胡麻斑病的发病规律
茭白胡麻斑病是由菰长蠕孢菌侵染所致 。 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老植株或病残体上越冬 , 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 , 感病部位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 病菌繁殖最适温度为28℃ , 高湿度利于病菌形成 , 病菌抗逆能力强 , 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多年 。 病菌可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蔓延 。 高温多湿的条件下、茭白连作、田间密度大或者缺锌、缺钾的情况下 , 植株生长衰弱 , 都容易诱发此病 。
茭白胡麻斑病的防治方法
①冬季割茬 , 减少越冬菌源 。 冬季离地1.5厘米割茬 , 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
②轮作倒茬 。 茭白与芋头、莲藕轮作 , 以减少病菌在田间的积累 , 减少病害的发生 。
③合理施肥 。 以有机肥为主 , 尤其土质缺钾的地方 , 更应多施钾肥 , 补充锌肥 。 有机肥一般亩施2500―4000公斤 。
④巧灌水 , 适时晒田 。 7―8月高温期保持水深13―17厘米 , 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 , 以减少病虫危害 。 茭白地应注意晒田 , 每次耘田后晒田至表土开裂后再灌水 , 提高根系的活力 ,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
⑤及时喷药 。 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 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发病 , 可选用40%异稻瘟净800倍液 , 50%扑海因700倍液 , 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 隔7―10天1次 , 连续防治2―3次 。
【【防治】茭白胡麻斑病如何防治】
推荐阅读
- 【栽培】荸荠如何栽培能高产
- 【茭白】茭白大田棚栽技术
- 【栽培】紫苏怎么栽培可高产
- 【花卉大全】南瓜叶斑病的危害症状与预防
- 【栽培】南瓜栽培增产措施
- 【防治】苋菜白锈病如何防治
- 【栽培】苋菜栽培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 【栽培】韭黄冬天栽培注意事项
- 【栽培】韭黄地膜反季节栽培要点
- 【栽培】小茴香如何栽培能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