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表达感受、袒露脆弱,也会有助于化解冲突


允许自己表达感受、袒露脆弱,也会有助于化解冲突
艺术家:YvesKlein
“成熟的人能捕捉到感受的细微差别 , 不论是强烈热忱的 , 还是微妙细腻的 , 就好像聆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 。 ”--心理治疗师罗洛.梅
不带评论的观察 , 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 。
今天进入的第四个章节 , 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体会与表达感受 。 ”
1.压力感受的代价
形容感受的词汇 , 似乎永远没有形容评论的多 。 日常生活中 , 我们感受到了很多评论 , 却很少形容自己的感受 。 以他人为导向而非聆听自己 , 遵循所谓的“正确思考方式” , 正如作者所言 , 我们逐渐习惯于思考:“人们期待我怎样说话和做事?”
为何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因为人类有交流情感的需求 , 适时表达感受 , 更有利于沟通双方的互相理解 。 无论是在职场中 , 还是在家庭中 。 所以 , 很有必要提升我们表达感受的能力 。
为何人们要压抑自己的感受呢?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想展现自己的脆弱 。
但事实上 , 偶尔展现自己的脆弱 , 表达自己的感受 , 很多时候会让对方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的 。
2.区分感受与想法
有时候 , 人们使用“觉得/感到/感觉”的时候 , 表达的并非感受 。
比如作者提出的 , 有些情况下说话者的“觉得”并没有准确表达自己感受:
→在“我感到/觉得”后加上一句话或者类似“就像”“好似”这样的词:
“我觉得你应该更懂事”/“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失败者”/“我觉得好像在和一堵墙生活”
→在“我感到/觉得”后带上“我、你、他、她、他们、它”这些人称:
“我觉得自己一直在被使唤”/“我觉得这样做是没有用的”
→在“我感到/觉得”后加上指代他人的名称或者名词:
“我觉得艾米挺负责任的”
“我觉得我的上司很爱控制人”
既然如此 , 怎么表达感受呢?
作者说:“可以完全不使用感到/觉得 , 直接说 , 比如我很恼火 , 而不是我觉得很恼火 。 ”
在非暴力沟通中 , 要区分表达的是感受还是想法:
想法:“我觉得作为一名吉他手 , 我弹的不够好 。 ”是评价 , 而非感受 。
感受:“想到我的吉他弹奏水平 , 我感到失望 。 ”可能是失望/着急/沮丧/或别的情绪 。
有哪些是想法 , 而我们误以为是感受的呢?书中给出了一些经典语句 , 相信很多人都有说过类似的话:
“我感到被误解”-我认为他人不了解我
【允许自己表达感受、袒露脆弱,也会有助于化解冲突】“我觉得我的同事看不起我”-我认为别人如何看待我
“我感到受到了冷落”-为他人行为做出诠释
3.建立感受词汇表
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使用具体而非模糊或笼统的情绪词汇 , 有助于我们表达感受 。 类似好与坏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的实际状态 。 ”
接下来就是本章节最重要的部分了 , 作者为我们建立的感受词汇表 , 这些词汇非常有助于“提升我们表达感受的能力 , 清晰描述各种情绪状态 。 ”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 , 我们的感受可能是:
“全神贯注 , 聚精会神 , 感动 , 新奇 , 活跃 , 热情 , 激动 , 受宠若惊 , 有活力 , 兴奋 , 宁静 , 惊奇 , 开朗 , 活泼 , 开怀 , 期盼 , 愉快 , 感激 , 着迷 , 自在 , 友善 , 惊讶 , 满足 , 极为幸福 , 神清气爽 , 快活 , 明媚 , 如释重负 , 品晶 , 快乐 , 满意 , 开心 , 敏感 , 舒适 , 得意 , 入迷 , 满怀希望 , 自信 , 好奇 , 愉悦 , 热忱 , 欢乐 , 陶醉 , 有爱心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