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法】紫苜蓿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介绍


【种植方法】紫苜蓿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介绍

文章插图

紫苜蓿的栽培技术
播种前期
选种
进口苜蓿品种引进 , 这些品种产量、品质较高 , 适宜在水肥充足、土质较好的地块种植 , 但对气候、
生长环境要求严格 。 种子要经过清选 , 晒干 , 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 。
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 , 幼芽细弱 , 顶土力差 , 整地必须精细 , 要求地面平整 , 土块细碎 , 无杂草 , 墒情好 。 紫花苜蓿根系发达 , 入土深 , 对播种地要深翻 , 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 。
施肥
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 , 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 。 对土壤肥力低下的 , 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 , 促进幼苗生长 。 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 , 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酸二氨4~6千克 。
播种期
播种
播种前要晒种2~3天 , 以打破休眠 , 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 。
接种
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 , 要接种苜蓿根瘤菌 , 每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 , 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 , 充分搅拌 , 随拌随播 。
播种期
春、夏、秋季播种均可 , 春播3~5月应注意除杂草 。 夏播常有高温灼伤 , 影响幼苗生长 。 秋播以9月为最佳 。
【【种植方法】紫苜蓿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介绍】播种方法
苜蓿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或垄播 , 条播行距30~60厘米 。 垄播则采用密垄稀植 , 行距15~20厘米 , 既增加覆盖 , 提高产量 , 又便于田间管理 。 每亩用种量0.75~1.00千克 , 依据种子质量和地块不同可适当增减播种量 。 苜蓿种子甚小 , 覆土深度以在2厘米左右为宜 。 若土壤疏松 , 播前先镇压一遍 , 便于掌握深度;播种后再镇压一遍 , 有利于保墒 。
田间管理
灌溉排水
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种 , 确保种植密度 。 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时可灌溉 , 灌水用沟灌、喷灌均可最好是喷
灌 。 苜蓿的根系不耐淹 , 水淹24小时会造成死亡 , 雨季低洼地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 播前应施有机肥做底肥 , 适当施用一些磷、钾肥 。
除草
苜蓿苗期生长极其缓慢 , 易受杂草侵袭 , 幼苗期、返青后、刈割前后都要除草 。 化学除草剂分为播种前施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 , 苗前施用除草剂 , 苗后施用除草剂 。 但要注意 , 药效应在刈割前2~3星期失效 , 以免造成家畜中毒 。
施肥
重施磷、钾肥 , 一般不施氮肥 , 每刈割一次 , 亩施二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5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 或磷酸二氢钾5千克 , 无需追施氮肥 。
刈割
苜蓿每年可刈割2~3次 。 第1次刈割在初花期最适宜 , 此时蛋白质含量最高 。 最晚不能晚过盛花期 , 否则落叶严重 , 茎秆纤维化 , 品质下降 。 留茬高度一般为5厘米左右 。 最后1次刈割应在早霜来临前30天左右 , 而且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 , 以利于越冬 。 刈割后的苜蓿要阴干 , 及时打捆贮藏 , 否则过干会造成落叶 , 影响草的质量 。
收获利用
青饲或晒干草
从第一朵花出现至全株十分之一开花时期 , 草中营养最丰富 , 茎叶产量高且易消化 , 为收割最佳时期 , 年收
割4~6茬 。 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4~5厘米 , 最后一次收割应距初霜一个月 , 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
放牧
应划区轮牧 , 每隔40~50天放牧一轮 。
青贮
单独青贮容易腐烂 , 可和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