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才是真正的静。心静唯有自己到心中去找

【心静,才是真正的静。心静唯有自己到心中去找】先清后净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 。 他, 大道至简, 清清无为才是天下大道, 是一切事物的天性或者说本质 。 只有遵从这个天性, 才是符合大道的 。
人只有回归清静, 才能回归自我天性, 本真, 找回本来的精、气、神和聪慧, 不失自我, 少有浮躁烦扰 。
先清然后才能静 。 清, 是干净, 也是清理 。 干净是静的本质状态, 清理才能入静 。 想事情需要静心归一, 专心致志, 修身养性更需要让心归空, 虚静无为, 反观自省 。 所以, 清静是一个人必须的修养 。
心静,才是真正的静。心静唯有自己到心中去找
在清静中获得丰富, 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内心宁静的人, 往往有着充实的精神世界, 内生活丰富 。 同时, 他也有着无边的定力, 能排除干扰的力量 。
静修的功夫
古人十分重视静修的功夫 。 不只是佛道中人, 世俗中人也自觉修静 。
诸葛亮54岁临终前, 曾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名为《诫子书》, 上面写道: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 ……
这里, 首先提到了“静以修身”的道理, 强调“非宁静无以致远”, 所以人应当先修清静之道 。
这是诸葛亮多半生的修养之道的总结 。 他本人一生勤学好思, 深谙佛老之学, 亲身实践其中的修身之道 。 在不遇时, 他能隐居于隆中, 躬耕田野, 自食其力, 同时广泛阅读, 韬光养晦, 在寂寞而充实的宁静中苦修, 最终迎来刘备的“三顾茅庐”, 一展身手, 功成名就 。
古人把静修作为立德之本, 然后再安身立命 。
在清静中, 让人回归真我, 认清自我, 完善自我 。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是讲君子注重“慎独”其身, 每天都一个人静下来, 反观内心, 排除世俗干扰, 以认清自己, 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怎么做 。 只有时常反省自己, 才能培养定力, 获得冷静智慧 。 同时, 在静心中修养道德, 丰富内心,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培养独立高尚的人格, 保持思想和精神的自由独立 。 修好身, 然后才能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