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做豆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俗话说:“腊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 。 小年过后, 送走了灶君, 房子也打扫干净, 就要准备过年吃的东西, 准备做豆腐了 。
在农村, 豆腐是一道主菜, 好吃又实惠, 还营养丰富, 所以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准备上一些, 然后泡在盐水里冻起来 。
【农村做豆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当然, 除了好吃之外, 做豆腐也有象征性的意义, 因为“腐”与“福”发音相似, 所以做豆腐也就意味着将在新的一年里收获幸福和福气 。
农村做豆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在以前, 我们中国人碾磨粮食, 都是靠碾子或者石磨 。 要做豆腐, 就要把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 但那个碾子或者磨子, 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都是一家有, 百家用 。 平常用的人不多, 但过年大家都要用了, 那就得排队了, 所以大人一般都会派个小孩来排队, 先占个号, 等轮到自己, 大人再过来碾粮食, 小孩子就可以玩去了 。
不过这事也只是听父母说起, 自己还真没有赶上 。 我小的时候, 我家就是做豆腐的, 但那时候已经都用电磨机了, 不用碾子和磨了, 我们房后就扔着一个石碾子, 早就淘汰了 。
农村做豆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那时候我家做豆腐, 我经常帮着压豆腐渣, 或者帮着烧火煮豆浆 。
做豆腐是很辛苦的, 尤其是做豆腐用的水, 不能用井水, 只能用村里露天水坑里的水 。 大冬天的, 都是大姐去挑水, 我当时小, 只能挑半桶水 。 “一瓶不满, 半瓶子咣当”这个成语, 从那时就体会很深刻了 。
每天晚上父亲就要提前泡好豆子, 到第二天早上就开始磨豆浆 。 然后把豆腐渣通过特制的箩筐压出来, 箩筐底下是个筛子, 豆腐渣留在箩筐里, 豆浆流到箩筐下面的大盆里, 过滤好的豆浆再加上水, 倒进锅里, 烧开, 再把锅里的豆浆舀到一个大瓮里 。
接着就是做豆腐过程中最具技术含量的活了——卤水点豆腐 。 往这个烧开的豆浆里点上那么一点卤水, 然后静置一段时间, 就会凝结成块, 豆腐脑那个样子 。 技术的关键, 就在于卤水量的多少, 放得多了, 豆腐就老了, 发硬, 放得少了, 就太嫩, 太软, 但适合做豆腐脑 。 但是要做豆腐, 就是不软不硬最好, 所以必须先练一段日子, 才能把火候掌握好 。
农村做豆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点好豆腐以后, 就剩下最后一道工序——压豆腐 。 把好的豆腐脑倒进一个装有纱布的豆腐床子上, 用纱布包好, 然后上面放上木板, 木板上面再放上石头或者砖头, 压上一晚上, 第二天就成型了 。
当时我只记得, 做一个豆腐, 需要10斤黄豆, 别人提供黄豆, 我们只收加工费, 一个豆腐收8元加工费, 一天能做十几个吧 。 不过也就过年这几天忙一些, 平常一天就做一两个, 然后父亲骑着自行车转村去卖 。
往事不堪回首, 一提到这些, 就想起已经去世的父亲, 眼泪就有点湿润了, 过年了, 不说这些了,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阖家团圆, 健康平安, 万事如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