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 )


和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雇用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一个人的热情,买不到创造性,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去争取这些更重要的东西 。 ”其实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积极争取用金钱所买不到的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便是如何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全面进步和员工的全面发展的最好诠释 。 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科学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据现代心理学教科书《行为管理》中的阐述,按时计酬的员工发挥了其工作能力的20%,而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发挥其能力的80%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而发挥的工作能力约相当于激励前的4倍 。 由此可见,激励可以使员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达到工作与个人能力的最佳结合点 。 员工在受到充分有效的激励后,往往能以舒畅积极的心情投入工作,创造出高质量高效能的工作成绩 。 激励管理就是要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们需求为五个层次,即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最低的是物质性的需求,最高的是理想性的需求;人实现的次序一般是从低到高,即实现了物质需求才考虑理想需求 。 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将奖惩激励、感激激励、“报答”激励、竞争激励、目标激励、关怀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 激励员工没有物质利益不行,但是仅仅有金钱和物质也是绝对不行的 。 员工是活生生的人,并不是一群只知道追逐金钱、利益的“动物”,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价值取向,有高于金钱的社会追求,有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 省公司将优秀员工事迹写进《赢在忠诚》一书,同时开展向其学习的号召是将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员工,员工将回报于企业更大的热情,而这些优秀员工的成就感时刻激励本人和其他员工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 (二)理解尊重,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员工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价值取向的社会人,其对自我实现、尊重等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 。 尊重员工与其说是一种激励方式,倒不如说是一种管理理念,这是对传统的企业管理伦理的挑战 。 尊重员工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人格 。 即领导和员工相互尊重,其前提便是领导对员工的尊重 。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任何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 当前企业中一定要提高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员工一旦受到尊重,往往会产生比金钱激励大得多的激励效果 。 其次要尊重员工的意见 。 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企业,员工参与的程度越深,其工作的积极性越高 。 尊重员工的意见,就是要为职工参政议政广开渠道,通过职代会、合理化建议、与领导座谈等多种方式,加强领导与员工的沟通 。 不顾员工意见的管理方式的直接后果,将是员工对于企业提出的组织目标没有兴趣,没有亲和力,常常“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常常是管理者豪言壮语,员工置若罔闻 。 再次是尊重员工的发展需要 。 任何员工的工作行为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追求金钱,同时他还在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满足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一些高素质的员工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职业计划,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识地确定目标并努力追求目标的实现 。 企业应当了解员工的职业计划,并通过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政策帮助员工达成自己的职业计划,最终有助于企业目标的达成 。 (三)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三)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 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素质,巩固员工的工作技能,还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 一些经济学家对美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们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土地、资本等占有量的增加具有同等的功能,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学习新技术,能增加员工身上的资本存量,如果再加上教育培训,就会使人力资本存量继续增加,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 当前,企业要搞好员工培训教育,需遵循以下原则 。 一是战略原则 。 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花钱,而且大多要抽调生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骨干离岗脱产进行,这会对企业当前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培训的效果又大多不会“立竿见影” 。 因此,对待培训,首先要树立战略眼光,不要斤斤计较眼前得失,而要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 在这方面国内外企业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如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及日本精工公司的战略发展原则之一便是:“企业中各方面的钱都可以省,惟独研究开发费及教育培训费绝对不能省 。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原则 。 企业以培训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应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一中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的特点 。 企业需要什么、员工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要讲求实际、突出时效、学以致用,少搞形式主义的东西 。 三是因人施教的原则 。 企业不仅岗位繁多,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不能采用普通教育“齐步走”的方式培训员工 。 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式,有时甚至要针对个人制定培训计划 。 四是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 在进行全员培训时,要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制定规划,分散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 。 特别应重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企业急需的人才 。 五是主动参与原则 。 主动参与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果 。 可通过“自我申请”等方式,开展培训,以调动员工接受培训和开发的积极性 。 (四)建立员工服务机制,挖掘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