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本心上来的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 是自己头脑里固
有的吗?不是 。 人的正确思想 ,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 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
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
这是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的原话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长期生产劳动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来 。 而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 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经典语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 人的正确思想 ,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 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 人们的社会存在 , 决定人们的思想 。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 一旦被群众掌握 , 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 , 有了丰富的经验 , 有成功的 , 有失败的 。 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 , 开始是感性认识 。 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 , 就会产生一个飞跃 , 变成了理性认识 , 这就是思想 。 这是一个认识过程 。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 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 , 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 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 , 还是没有证明的 , 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 , 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 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 , 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 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 , 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 。 一般的说来 , 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 , 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 , 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 在社会斗争中 , 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 , 有时候有些失败 , 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 , 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 , 先进势力这一方 , 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 , 所以暂时失败了 , 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 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 , 又会产生一个飞跃 。 这次飞跃 , 比起前一次飞跃来 , 意义更加伟大 。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 , 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 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 , 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 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 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 , 只是为了改造世界 , 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 一个正确的认识 , 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 , 由精神到物质 , 即由实践到认识 , 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 , 才能够完成 。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 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 现在我们的同志中 , 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 。 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 , 是从哪里得来的 , 他觉得是个怪问题 , 回答不出来 。 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 , 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 , 也觉得不可理解 。 因此 , 对我们的同志 , 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 , 以便端正思想 , 善于调查研究 , 总结经验 , 克服困难 , 少犯错误 , 做好工作 , 努力奋斗 ,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 , 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 , 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二)学习本文运用设问提出论点 , 进而简明通俗地阐明哲学原理的写法 。 通过辨析课文语句中的修饰成份 , 能体会语言准确、严密而又通俗易懂的特点 。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应怎样划分层次?分析:怎样入手才能正确划分议论文的层次呢?一般短文 , 如果已经分段 , 可先按自然段归纳段意 , 然后综合比较 , 分析每段意思之间的关系 , 确定整个文章的层次 。 如果文章没有分段 , 则不应先行分段 , 而应从层次上去分解文意 , 即按文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为一个层次 , 给文章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也可以叫做“意义段”) , 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 , 从而弄清全文的结构形式 。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 还有一个方法 , 即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一个大体相同的结构方式 , 这就是“引论、本论、结论” 。 对于短小的议论文来说 , 可以叫作“开头、本体、结尾” , 沿着这种形式去寻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界线 , 先从大体上确定其结构 , 然后再划分具体层次 。 以上两种方法 , 可以互相参照使用 , 互相印证 。 本文思路应是:先从整体上看 , 从容易处突破 , 孤立难点 , 逐步从有把握推知没有把握的 。 大体过程是:第一步 , 开头和结尾是呼应的 。 开头是提出问题 , 结尾是解决问题 。 这两层意思关系是明确的 。 由此可知 , 本文符合议论文的基本模式即“三段式” , 中间是本体部分 , 全文结构是完整的 。 第二步 , ③和④是连接的 , 对应的 。 本体(即②~⑤之间)部分的意义层次是什么关系呢?首先应分裂出来的是③④ , 讲的是两个飞跃 , 这两个飞跃可以用“实践——认识——实践”表示第三步 , ②和⑤是相呼应的 。 ②是“物质——精神——物质”的总领 , 概括说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及相互作用 , 实际总括了下文两个飞跃的过程 。 ⑤是“物质——精神——物质”的归结 , 表明两个飞跃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 是两个飞跃的深化 。 据此 , 可以断定:②与⑤是相呼应的 , 是两个相联系的意义层次 。 第四步 , ②~⑤这四个层次是完整的分析过程 。 现在 , 再综合分析②~⑤这四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很明显了 , 上下文一比较对照 , 便可发现 , 这四个层次之间 , 恰好形成“总、分、总”的关系 , 都是集中说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及其运用过程的 , 讲的正是人的正确思想来源的理论机制 , 是文章的核心部分 。 (二)本文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 , 语言通俗易懂 , 用明白无误的词语表达深奥难懂的理论 。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在表达上的这一特点呢?(1)从标题上看 , 用了一个设问句 , 从读者认识上的疑难的症结提出问题 , 引人深思 。 难懂的哲学命题被通俗地揭示出来了 。 (2)从开头看 。 三问三答 , 用的是群众最为熟悉的语言 , 表达的却是极其严密的哲学观点 。 第一问是总领、应题 , 答案在最后 , 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 中间插进二问 , 正好是对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 , 不搬用名词术语 , 深入浅出 , 就是表达的特点所在 。 (3)从行文用语看 。 文中使用了三组相应的概念:存在——思想实践——认识物质——精神这三组概念在表达哲学观点时 , 有时是相通的 , 有时在使用范围和特定内涵却又有一定的差别 。 作者在文中为了通俗地说明问题 , 用“物质”和“精神”这一组概念贯串全文 , 能通用的都加以说明(用“选用”的方法):不能通用的就使用特定概念 。 这样 , 表达既通俗易懂 , 又准确清楚 。 有一点需特别指出 , 本文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种通俗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 只能认为是特定语言环境的特定概括 , 在理解和使用时 , 必须用自己的认识去补充、丰富 , 作出科学的解释 , 并加上引号 , 不能生硬地不加分析地作简单理解 。 为什么作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呢?这要从两方面来看 。 一方面 , 这是作者一贯的特有的语言风格 。 作者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 我们读过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 , 都具有这样的语言特点 。 一方面 , 是由本文写作的对象和目的决定的 , 本文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下农村的工作干部 , 其目的是武装他们的头脑 , 用正确的思想去指导工作 , 宣传群众 。 故作者在行文时使用通俗浅近的语言 , 比起其它文章显得尤其突出 , 这是内容决定了语言形式 。 (三)学习本文应注意哪几点?分析:(1)阅读和写作范例 。 本文从结构形式上给我们提供了阅读和写作议论文的良好范例 。 议论文一般的结构形式 , 在总体上是共同的、不可逾越的 。 这就是;引论——开头——提出问题本论——本体——分析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