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霞:蹚出一条科技兴农的光明大道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杨育霞:蹚出一条科技兴农的光明大道】通讯员 玛依拉·普拉提 唐斌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朱彤
“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您心目中的科技特派员像什么?”
“就像是一只领头雁 。 ”
克拉玛依市小拐乡科技特派员杨育霞 , 在乡村振兴计划的致富发展与特色农业创新开拓中 , 一直充当着领头雁的角色 , 她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以科学理论结合实践 , 为克拉玛依小拐乡休闲农业的发展提质增效 。 她组织农户观摩、技术指导 , 帮助克拉玛依小拐乡50余户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6户农牧民发展农家乐、与一个大型骆驼养殖合作社发展驼奶产业 , 年服务农牧民及休闲旅游游客2800余人次 , 庭院经济、农家乐、骆驼养殖合作社收益增收200余万元 。
6月29日 , 在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 , 问及获得自治区通报表彰作何感想时 , 杨育霞脸上并无波澜 。 她解释道 , 这只是阶段性工作的一个肯定 , 服务工作任重道远 。
科学种植为产业赋能
“之前在中科院时 , 我们团队从国外引进了洋甘菊 , 在小拐乡进行试种 , 通过十几年的栽培选育和产品开发 , 发现小拐乡特别适合洋甘菊的规模化种植 。 ”杨育霞说 。
被任命为科技特派员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出身的杨育霞 , 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与土壤状况 , 毅然决定着力发展洋甘菊芳香种植+乡村旅游 。
杨育霞:蹚出一条科技兴农的光明大道
杨育霞与员工交谈 周苏月/摄
在小拐乡党委政府和富民公司党支部的强力推动下 , 借助中科院团队的试种成果 , 她不断摸索创新栽培模式 , 发明“秋种春收 , 一年两茬”的种植模式 , 即头年秋天播种洋甘菊、第二年五月份收获完成 , 紧接着种植一茬玉米 , 实现了耕地的高效利用 。 这一创新也成为小拐乡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 , 乡村振兴、科技兴农战略中的一大助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