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的历史发展
火针起源于冶炼技术成熟之后, 已有数千年历史, 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火针的记载 。 我国古代医家们结合艾灸、火法、熨法等温通疗法的特点, 创造性的发明了火针疗法, 经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不断改进和完善, 现已成为针灸疗法中一支独特的实用技术 。
(1)秦汉时期, 奠定了火针疗法的应用基础
《灵枢·九针十二原》:“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 关于大针的描述:“九曰大针, 长四寸一尖如挺, 针锋微圆”此处大针即为“火”字之误, 火针针具要求针体粗大, 针尖微圆, 否则易使弯曲、折断, 达不到治疗目的 。 在火针疗法的适应证方面, 《灵枢·官针》提出:“刺燔针则取痹也"'《灵枢.经筋》“焠刺者, 刺寒急也, 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 明确指出火针适用于寒邪为主的寒痹等证, 而对于热邪所致的痹证则是其禁忌 。 在操作方法上, 《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 以知为数, 以痛为腑”指出火针的取穴及针刺方法 。 从体质方面, 《灵枢·寿天刚柔》:“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 以火埣之;刺大人者, 以药贵之’ 。 ”揭示了火针疗法适用于体质强壮者 。
文章插图
至汉代, 火针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已相当广泛, 在《伤寒论》中对火针疗法的禁忌及误治后的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 。 如关于使用火针的禁忌及误用后的后果有“太阳伤寒者, 加温针必惊也”“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为温病 。 若被火者, 微发黄色, 剧则如惊痫 。 ”“阳明病被火, 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 必发黄”, 甚至可出现神志变化, 如“阳明病, 脉浮而紧, 咽燥口苦, 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 不恶寒, 反恶热, 身重 。 若发汗则躁, 心愤愤反诺语 。 若加温针, 心忧惕, 烦躁不得眠 。 ”在误用火针后出现变证时也提出了相应措施, 如“伤寒脉浮, 自汗出, 小便数, 心烦微恶寒, 脚挛急, 复加烧针者, 四逆汤主之”“伤寒脉浮, 医者以火迫劫之, 亡阳, 必惊狂 。 卧起不安者,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
(2)晋代, 始有“火针”称谓
陈廷之《小品方》中记载:“初得附骨疽, 若失时不消, 成脓者, 用火针、膏、散, 如治痈法也 。 ”其后各典籍中也多以“火针”为名 。 一直沿用至今 。 这一时期强调了火针适应证为“痹证”和“寒邪”, 强调应用火针应该考虑体质因索, 《针灸甲乙经》提到:“故用针者, 不知年之所加, 气之盛衰, 虚实之所起, 不可以为工矣” 。
(3)隋唐时期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用针略例篇第五》中正式提出“火针”这一名称, 并对于火针操作技巧、适应证、禁忌证等进行了论述 。 例如, 火针针刺时“务在猛热, 不热即于人有损也 。 ”对于火针的适应证.突破了火针治疗寒证的界限, 将火针应用于外科痈疽、瘰疬等证 。 如《备急千金要方》;“痈有脓便可破之, 令脓易出, 用铍针, 脓深难见, 肉厚而生者用火针”, “诸漏结核未破者, 火针使着核结中, 无不瘥者”, “治酒醉牙齿涌血出方, 烧针令赤, 注血孔中止 。 ”另外, 对于内科黄疽、风眩等也可用到火针, 如《备急千金要方》“使人中穴火针, 治走马黄疽疫通身并黄, 语音已不转者"'《备急千金要方·风眩》卷十四“夫风眩之病--困急时但度灸穴, 使火针针之, 无不瘥者, 初得, 针竟便灸, 最良 。 ”指出对于因风而起的眩晕, 用火针可息风解郁 。 另外, 提出巨阙、太仓、上下管等禁火针的穴位 。
推荐阅读
- 关于肾结核的中医辨证论治你了解多少?
- 中国古代针法的历史演变
- 神经衰弱的中医辩证论治
- 【芦荟】植物芦荟的妙用
- 【玉兰花】玉兰花在我国的栽种历史
- 【种植方法】玉兰花如何种植?玉兰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 【种植】玉兰花的分布种植区域和品种分类介绍
- 【生长】野亚麻的生态习性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 【美容】芦荟的美容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方法
- 【美容】芦荟美容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