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三 )


 
与《老子》、《庄子》等著作相比 , 《易传》则对阴阳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 《易传》用阴阳来说明卦象、爻象 , 以及事物的根本性质 , 把阴阳视为两种对立互补的属性 , 并认为卦画隐含着的阴阳变易法则 , 是以有形之象彰显无形的阴阳之义 , 使阴阳的解释功能具体化而且成为可操作的东西 。 所以说 , 在《易传》中“阴”与“阳”已经发展成为了两种对立的哲学范畴 。
 
据《易传.系辞上》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 。 继之者善也 , 成之者性也 。 ” 这里所讲的阴、阳 , 是指宇宙中创生万物的两个基本元素 。 庞朴更进一步的指出 , 此处的“道”:既是一个阴 , 一个阳的不易体 , 又是一时阴一时阳的变易之用;从而《易传》所谓的一阴一阳包含有静动体用两方面的含义 , 忽略任何一方都将是片面的 。
 
可见 , 在《易传》中 , 阴阳思想确实有了与天地共生的寓意 。 不仅如此 , 《易传》还把阴阳看作气 , 而且把阴阳看作事物的属性 。 它把万事万物分为两类 , 一类具有阳的性质 , 另一类具有阴的性质 , 用阳表示一切事物中刚健的属性 , 用阴表示一切事物的柔顺属性 。 这样 , 阴阳就成为一对代表万物中两种对立势力的哲学范畴 。
 
而《黄老帛书》则对阴阳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 不仅将阴阳引入社会控制领域 , 用其解释和论证社会现象 , 而且还把阴阳看做是沟通人道与天道的有效手段 , 并用阴阳之道来治理国家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思想体系 。 在《黄老帛书》中 , 有用“阴阳之道”治国的明确记载 。 “治国固有前道:……善阴阳……名正者治 , 名奇者乱 。 ”此外 , “大庭氏”治理天下“不辨阴阳”、“不数日月”、“不去四时”却能“天开以时 , 地成以财 。 ”黄帝对此感到十分疑惑 。 可见 , 在《黄帝四经》中 , “阴阳之道”确实是治国的重要法则 。
 
阴阳观念发展成为哲学范畴以后 , 其已不再是仅仅隶属于自然界的分类系统 , 由于阴阳观念所特有的抽象性与比附性 , 阴阳思想开始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 如:《黄老帛书》将阴阳观念比附于政治 , 提出了“刑阴德阳”的理论 。 阴阳观念遂渐被用来阐释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 并成为中国哲学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 。 但需要指出的是 , 各个时期以及各个领域的‘阴阳’ , 都有它们的特殊性 。 在各个时期 , ‘阴阳’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各个领域 , ‘阴阳’所代表的具体内容、方式结构、表达方式等也都存在差异 。
 
随着阴阳观念由自然领域向其它领域的迁衍 , 五行观念所涵盖范围的逐渐扩大 , 阴阳、五行渐趋合流 。 而阴阳与五行的合流则经历了两个阶段 。 其一、阴阳观念向五行观念的渗透 , 阴阳被用来阐释五行的属性 。 《国语周语下》言:“天六地五 , 数之常也 。 ”“六”指阴、阳、风、雨、晦、明 , 即六气;“五”指金、木、水、火、土 , 即五行 。 此处 , “阴阳”与“五行”即便是同时出现 , 二者也没有任何融汇的迹象 。
 
另据《逸周书.成开解》载:“三极:一 , 天有九列 , 别时阴阳;二 , 地有九州 , 别处五行;三、人有四佐 , 佐官维明 。 ”此处用“阴阳”与“五行”来解释“三极” , “阴阳”与天上的九星相联系、“五行”则是指地上的五种方位 , 即东、西、南、北、中 。 “阴阳”与“五行”再次同时出现 , 但是二者仍然没有融汇到一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