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 属元素论的宇宙观 , 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 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 , 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 , 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 。 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 。 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 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 , 即所谓“五行大系” 。 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 , 统摄自然与人事 。 人在天中 , 天在人中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天人交相生胜 。 五行学说认为大千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 , 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宇宙 。
 
五行学说是说明世界永恒运动的一种观念 。 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 , 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 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 所以 , 五行学说不仅具有唯物观 , 而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 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宇宙 , 解释宇宙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法则的一种学说 。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 , 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 , 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 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 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 , 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 , 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与哲学上的五行学说日趋分离 , 着重用五行互藏理论说明自然界多维、多层次无限可分的物质结构和属性 , 以及脏腑的相互关系 , 特别是人体五脏之中各兼五脏 , 即五脏互藏规律 , 揭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 阐明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 。
 
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的含义
1.五行的哲学含义: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 是中国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 。 “五” , 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 , 四通八达 , 流行和行用之谓 , 是行动、运动的古义 , 即运动变化 , 运行不息的意思 。 五行 , 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 切不可将五行看作是静态的 , 而应看作是五种动态的相互作用 。 五行不仅是物质和运动 , 而且又不再是物质和运动 , 不即不离 , 亦即亦离 , 是五种物、五种性、五种能力 , 故称五德 。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 , 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事物的矛盾作用 ,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 《说文解字》:“五行也 , 从二 , 阴阳在天地之间交舞也” 。 五行的“行”字、五运的“运”字都是运行不息的意思 。 五行的概念 , 不是表示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 而是代表五种功能属性 , “是五种强大的力量不停地循环运动而不是消极无动性的基本(主要的)物质”(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 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五种状态的抽象 , 属于抽象的概念 , 也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 。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