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古中医药学的始祖( 三 )


 

伏羲——古中医药学的始祖

文章插图

3、阴阳、五行、八卦是伏羲古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骨架
伏羲通过阴阳的变化, 演绎组合出了四象和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 八卦是由阴爻与阳爻组成, “但通过排列组合便形成一种借以通晓万物变化的体系, 并成为后代中医的理论基础 。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均以八卦作为阐述生理、病理、医理的理论骨架 。 ”伏羲八卦将人体分成外五行、内五行 。 外五行以乾为首, 坤为腹, 震为足, 巽为股, 坎为耳, 离为目, 艮为手, 兑为口 。 内五行即八卦配五脏:乾为肺, 离为心, 巽为胆, 震为肝, 艮为脾, 坤为胃, 坎为肾 。 由此而知, 五脏的病理分为自身的阴阳失衡, 及五行生克制化的失衡 。 伏羲古中医生命哲学思想的始终是在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自然的时空条件下, 来认识人体所发生的一切病理变化 。 这是伏羲古中医能够得以延续传承发展的独有特色 。
 
后世医家用八卦将耳、手、足、眼划分成八个部分, 借以解释疾病的生成与治疗 。 中医临床辨治疾病组方时, 首先要看其病在何脏何腑 。 如失眠的病人多为肝肾阴虚或心肾不交, 组方应取坎位, 离位或震位, 以滋补肝肾, 温通心肾;如肺虚咳嗽的病人, 多为脾肺两虚, 组方应取坤位, 兑位以培土生金, 以达脾肺之功 。 在归经上同样辨识病在哪条经络 。 如脊背两侧膀胱经痛的病人, 可取坎位, 因坎卦属水对应任脉、耳、肾与膀胱;如病痛在脊椎者, 取其乾位, 乾卦属金, 对应脊椎、督脉 。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卷一云: “言人身脏腑中阴阳, 则脏者为阴, 腑者为阳 。 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 。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描述了人体脏腑阴阳之分;《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卷一云:凡阴阳之要……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指出了人体内的“气”也有阴阳之区分 。


伏羲古中医药学虽没有典籍秘藏, 但其所创立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 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辨证、药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