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和唢呐的起源介绍 唢呐和喇叭的区别

唢呐、喇叭类乐器不可能起源于波斯论

喇叭和唢呐的起源介绍 唢呐和喇叭的区别

文章插图

唢呐由来 ;“唢呐”两个字 , 其实就是波斯原来乐器的音译( Surna) 。 唢呐又名喇叭 , 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 , 在西晋 时期(公元265——420年)开凿于新疆克孜尔石窟 寺第三十八窟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演奏唢呐的绘画 , 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岗石窟(公元460——494年开 凿)中也有唢呐的雕刻形象 。
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 。 它发音开朗豪放 , 高亢嘹亮 , 刚中有柔 , 柔中有刚 , 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 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 据历史资料考查 , 唢呐流传于波斯 , 伊朗 , 阿拉伯一带 。 金元时期传入我国 。 根据文字记载 , 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 , 王西楼所作词中就有这样一句:“唢呐唆哪 , 曲儿小 , 腔儿大 。 ”明代弘治间 , 朝鲜修篆的《乐学轨范》中写道:“唢呐制与喇叭……不知起于何代 , 当是军中之乐也 , 今民间多用之 。 ”在明代又将唢呐编入《回部乐》中 , 称“苏尔奈” 。 我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 , 流行地区不同 , 其称呼也各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 , 而明、清时期有苏尔奈、得梨、号笛、金口角、聂兜姜等叫法: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 , 壮族称虎花或虎V.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等 。
喇叭和唢呐的起源介绍 唢呐和喇叭的区别

文章插图

美人蕉原产美洲、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 , 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南北各地等地 , 生长于海拔800米的地区 , 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 但不耐寒 , 霜冻后花朵及叶片凋零 。
喇叭和唢呐的起源介绍 唢呐和喇叭的区别

文章插图

喇叭和唢呐的起源介绍 唢呐和喇叭的区别

文章插图

蕉芋
芭蕉目美人蕉科植物
原产印度群岛、南美洲 , 中国南部及西南部有栽培 。
个人观点认为:唢呐起源于美人蕉属植物分布区 , 因为古人制造乐器都不是凭空制造的 。 美人蕉属植物每长一片新叶子都是喇叭状的 , 更重要的是 , 这个喇叭状叶子能吹得响 。 小时候菜地里有蕉芋 , 我就非常喜欢拔蕉芋的喇叭叶子来吹 , 叭叭的响 。
【喇叭和唢呐的起源介绍 唢呐和喇叭的区别】观点:结合美人蕉属分布区来看 , 唢呐不可能起源于波斯或阿拉伯地区 , 唢呐的起源地可能位于南亚、东南亚或马来群岛也可能是中国岭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