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药食

人必须摄取食物来滋养色身,以便有体力弘法利生,但一般的修禅者都是“过午不食”,所以禅宗称晚间所吃的稀饭为“药石”,又叫药食 。意思是为了治病、疗饥才用此食物,含有警惕我们要克制取用,要懂得惜福节用,以减少奢侈浪费而达抑贪的目的 。
1.药石又叫「药食」,原本是禅宗用来称晚间所吃的稀饭 。「黄檗清规」说:「药石,晚食也 。」因为一般的修禅者都是「过午不食」(一天只吃早上、中午两餐),而故意把晚餐称做「药石」,意思是说:吃它是为了治病、疗饥的缘故 。饮食是一种「食补」─可使人身体健康 。晚餐既可治病疗饥,称它叫「药石」(药食),在意义上,自然十分接近 。
2.我们是欲界众生,「食欲」是其中的一天需求 。事实上,不论在家出家都不可能人人做到过午不食 。佛家为了对治人类在饮食方面的「欲深溪壑」(像深谷一般),所以把晚餐称做「药石」,正有警惕我们要克制之意 。人不能不吃饭,否则活不下去,又如何能弘法利生?但是一般人把晚餐当做「正餐」,所以经常大吃特吃一顿,早已超越「药石」或养生的目的,纯粹是贪图口欲 。有人更是出尽怪招,突发奇想:吃猴腊、烹蛇胆、炖态掌……上天下地,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搜罗殆尽 。
佛家称晚餐叫药石,正好可以提醒世人:不要吃太饱,也不要杀太多 。否则造太多的杀业,後患无穷;而营养过剩,也会百病丛生 。
3.吃药要遵照医生的指示,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定时定量 。把吃饭叫「药石」,就可以收到「定时、定量」的效果 。
把吃饭叫做「药石」,这是「方便法门」,并不是说佛教完全不懂得「美食」,其实最懂得「嚼菜根」之乐,最能享受健康自然食物的是佛教徒,因为素食最为清香、可口 。
4.「药」,不但小孩子害怕,大人也闻之色变,非要到不得已决不肯吃 。所以取「药石」这个名字,正好可以使人起「观照」、「观想」的功夫,久而久之,就能达到「过午不食」的境界 。
5.佛家称晚餐叫「药石」就是要人惜福,除非身体有病,或饿得饥肠辘辘难以忍受(有胃病者,饿了就会痛;胃下垂者需要少吃多餐等),否则一天少吃一餐,也是「能源节约」的一种方式呀!(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世界有近一半的人口,经常处於「饥饿」状态;而且每隔十分钟就有一人饿死 。)
6.既然晚餐叫「药石」,那麼早餐和午餐当然也可以视做「药石」的一种,以减少奢侈浪费 。
世人每每太注重饮食,结果浪费太多的时间去买菜、做菜、吃菜,弄得花钱、费时又伤身 。因为一顿饭下来,要花费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而吃一顿喜酒要花多少时间?─平均两、三个小时 。又大吃大喝之後,往往吃壤了胃肠,真的是得不偿失 。
反过来说,把饮食当作「药」来看待,就可以使人望而生「畏」,因而抑制贪欲 。不信?你听说有人闲来无事,就猛吃「药」,而且乐此不疲的吗?如果,你已经不再「贪吃」,而且你已经懂得吃的「三昧」,那每日三餐,你都在享受有节制的自然美食,又何必再强加上「药石」的假名?

佛教提倡的是过午不食,也就是说,过了中午就不可以继续吃饭了,晚饭也是不允许吃的,必须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允许吃东西 。但是很多人肚子会饿啊,饿了就会影响到修行,肚子一边饿咕咕叫,修了也白修,晚上也睡不好觉,第二天又昏昏沉沉的,所以就有了药食,这样就很好明白了,把肚子饿看成是一种病,要对症下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