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消暑需注意 饮酸梅汤小心“被酒驾”

制作酸梅汤的乌梅含有丰富的果酸与苯甲醛等化合物 , 就像熟透的水果 , 比如猕猴桃 , 吃上去会有一股酒的味道 , 乌梅在经蒸煮或酵母菌发酵后也会产生低浓度的醇类化合物 。
冰镇酸梅汤 , 是许多人夏季消暑解渴的首选 , 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解酒佳品 , 可最近微博上有人反映 , 在完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 , 畅饮完一大杯酸梅汤后开车 , 却被警察测出酒精浓度超标 , 酸梅汤中真的含有酒精?“躺着中枪”的“被酒驾”食物还有哪些呢?
【夏季消暑需注意 饮酸梅汤小心“被酒驾”】乌梅发酵后产生低浓度醇类化合物
首先 , 来看看酸梅汤是如何做成的 。很简单 , 配齐乌梅、山楂、冰糖 , 加一点甘草、桂花等 , 加水煮后冷却即可 。“问题”就出在乌梅的身上 。“乌梅含有丰富的果酸与苯甲醛等化合物 , 就像熟透的水果 , 比如猕猴桃 , 吃上去会有一股酒的味道 , 乌梅在经蒸煮或酵母菌发酵后也会产生低浓度的醇类化合物 。
另外一种可能是 , 这种酸梅汤可能混入了米酒或其他含有低浓度乙醇的液体 。在饮用较多后 , 进入血液内的乙醇含量增多 , 极高灵敏度的酒精测试仪 , 则有可能检测出其超标 。”医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薄三郎说 。
酸梅汤、蜂蜜水均不具备解酒作用
原来 , 酸梅汤中含有低浓度乙醇 , 是由于类似制作水果酒的原理 。而传说中的酸梅汤解酒如何变成以酒解酲?薄三郎说 , 酸梅汤解酒完全是子虚乌有 。像“传说中”的浓茶、蜂蜜水等 , 都不具备解酒的作用 。人们之所以认为可以解酒 , 很可能是这些饮品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糖分 , 可以补充人体在饮酒后导致的身体失水 , 起到安慰作用 , 使人体主观感觉好转 。
开车时别轻易使用漱口水
如果看腐乳包装瓶上的成分表 , 上面赫然印着其中成分有食用酒精 , 其实腐乳就是由酒糟腌制的 , 如果吃完一小块腐乳后立即吹气检测的话 , 会发现酒精含量非常高 , 属于醉酒状态 。但10分钟后 , 基本上酒精就已经挥发了 , 吹出来的数值会归零 , 腐乳酒精属于“来也匆匆 , 去也匆匆”的 , 只要没有边开车边来一口腐乳的特殊嗜好 , 吃腐乳应该是可以上路的 。
有人说 , 为了避免口中食物“构陷”自己酒驾 , 吃完了用漱口水漱口不就得了 。但事实上 , 部分漱口水内含有酒精 , 如果使用漱口水后立刻测试 , 酒精含量是醉驾标准的3倍多 。所以 , 如果要驾车 , 还是谨慎选择无酒精含量的漱口水 , 如果使用了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后 , 可以用清水反复漱口 。
夏天炎热驾车容易中暑 , 喝藿香正气水可以解暑 。但藿香正气水打开来就会有浓重的酒精味扑鼻而来 , 所以 , 需要注意的是 , 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上写道:“藿香正气水辅料为乙醇 , 其中乙醇(酒精)含量在40%-50% , 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薄三郎说 , 换言之 , 这等于变相饮酒 。
■ 一搜到底
“被酒驾”的食品药品
食品类: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糟鸡(肉)、啤酒鸭、酒酿圆子等 。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猕猴桃等 , 如储存不当 , 也会产生酒精 。
药品类:藿香正气水、正骨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浆等一些中成药的成分中含有酒精 , 易被测出“酒驾” 。《中国药典》的记载表明 , 下列品种含有酒精:寄生追风液、十全大补酒、舒筋活络酒、胡蜂酒、国公酒、冯了性风湿跌打酒、三两半药酒等酒剂;云香祛风止疼酊、姜酊、颠茄酊、远志酊等酊剂 。不包括外用的酊剂、搽剂、喷雾剂等 。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 , 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 。
■ 问答
监测出酒精也可能“清醒”
Q:是否意味着喝酸梅汤达到一定量的话就会当心“被酒驾”?但其实在神智上应该是完全清醒状态吧?
薄三郎:这就仿佛 , 喝一小杯啤酒后都能被监测出酒精浓度 , 但人其实没什么感觉的 。
Q:如果人们无止境的喝酸梅汤 , 是不是达到一个巨大量的话 , 也会醉?
薄三郎:事实上没有这种如果 。
Q:这种“被酒驾”的食物或药物之类 , 是否也会像醉酒一样 , 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意识?
薄三郎:乙醇含量超标 , 会影响人的判断力的 。所以 , 只要呼出气内乙醇超出一定量 , 则说明可能影响驾驶操作 , 不管你是喝的酒 , 还是藿香正气水 , 还是醉虾 。
(责任编辑:王健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