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的历史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就被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庆祝重阳日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的历史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历史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的历史】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的历史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形成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
重阳节的意义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