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陀僧

【密陀僧】密陀僧介绍

【别名】
蜜陀僧(《雷公炮炙论》) , 没多僧(《唐本草》) , 炉底(《纲目》) , 银池、淡银(《药物出产辨》) , 金炉底、银炉底(《现代实用中药》) , 金陀僧(《中药志》) 。
【汉语拼音】
mituoseng
【成份】
主要含氧化铅;尚含砂石、金属铅及二氧化铅等少量夹杂物 。
【加工采集】
为粗制氧化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ena
【药材鉴别】
为不规则的块状 , 大小不一 。橙红色 , 镶嵌着具有金属光泽的小块 , 对光照之闪闪发光 。表面粗糙 , 有时一面呈橙黄色而略平滑 。质硬体重 , 易砸碎 。断面红褐色 。气无 。粉末黄色 。以色黄有光泽 , 内外一致 , 体坚重者为佳 。略溶于水 , 易溶于硝酸 。露置空气中则徐徐吸收二氧化碳气 , 变成碱式碳酸铅(铅粉) 。
产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
【药理作用】
密陀僧膏2%浓度时在试管中对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及铁锈色小芽孢菌呈抑制作用;在4%浓度时 , 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均呈抑制作用 。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作为外用药可减轻炎症 。
【炮制】
研为细粉 。
《医林纂要》:"甘草水煮用 。"
【功能主治】
消肿杀虫 , 收敛防腐 , 坠痰镇惊 。治痔疮 , 肿毒 , 溃疡 , 湿疹 , 狐臭 , 创伤 , 久痢 , 惊痫 。
①《唐本草》:"主久利 , 五痔 , 金创 。面上瘢酐 , 面膏药用之 。"
②《日华子本草》:"镇心 , 补五脏 , 治惊痫、嗽、呕及吐痰等 。"
③《本草别说》:"通治口疮最验 。"
④《纲目》:"疗反胃 , 消渴 , 疟疾 , 下痢 。止血 , 杀虫 , 消积 。治诸疮 , 消肿毒 , 除胡臭 。"
⑤《本草正》:"治汗斑 , 收阴汗、脚气 。"
⑥《本经逢原》:"水磨服 , 解砒霜、硫黄毒 。"
【性味】
咸辛 , 平 , 有毒 。
①《唐本草》:"味咸辛 , 平 , 有小毒 。"
②《日华子本草》:"味甘 , 平 , 无毒 。"
(归经l入肝、脾经 。
①《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
②《本草求真》:"入脾 。"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内服:研末 , 1~3分;或入丸、散 。
【宜忌】
体虚者忌服 。
《本草经巯》:"大都可外敷 , 不可内服 。"
【归经】
肝;脾经
【植物形态】
等轴晶系 。晶体形状常为立方体或八面体 。在自然界常见的多为粒状集合体 。颜色铅灰色 。条痕淡黑灰色 。金属光泽 。不透明 。立方体解理完全 。断口呈平坦之半贝壳状或参差状 。硬度2-3;解事不行
生境分布:方铅矿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铅矿物 , 并常含银 。形成于不同温度的热液过程 , 其中以中温热液过程最主要 , 经常与闪锌矿一起形成铅锌硫化物矿床 。资源分布:中国方铅矿产地很多 , 其中以甘肃厂坝、青海锡铁山、湖南水口山、广东凡口、云南金顶等地最着名 。
【药用部位】
为粗制氧化铅 。
【来自何书】
《纲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