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肝郁的方法

肝郁对生活的影响很大,患有肝郁的人群整天闷闷不乐,心里有股气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长期这样下去,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关于肝郁中医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调节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下中医调理肝郁的方法 。
【中医调理肝郁的方法】
一、穴位按摩调理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
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 。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胀痛的人更有益 。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 。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 。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 。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
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 。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
太冲穴的位置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木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
太冲穴是属于肝经上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为重要的穴位,当时还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可以起到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的作用,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它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
太冲穴是属于肝经上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为重要的穴位,当时还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辰,每天这个时候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揉两侧太冲,每穴5分钟,以出现酸胀或者胀疼为度 。按揉时右脚顺时针旋转,左脚逆时针旋转 。坚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

中医调理肝郁的方法

文章插图
二、治疗肝郁的中成药1、柴胡舒肝丸
成分:茯苓、麸炒枳壳、豆蔻、酒白芍、甘草、醋香附、陈皮、桔梗、姜厚朴、炒山楂、防风、六神曲(炒)、柴胡、黄芩、薄荷、紫苏梗、木香、炒槟榔、粗三菱、酒大黄、青皮(炒)、当归、姜半夏、乌药、醋莪术 。
功效与作用:舒肝理气,消胀止痛 。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2、逍遥丸
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 。
功效与作用: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 。
3、解郁安神颗粒
成分:柴胡、大枣、石菖蒲、姜半夏、炒白术、浮小麦、制远志、炙甘草、炒栀子、百合、胆南星、郁金、龙齿、炒酸枣仁、茯苓、当归 。辅料为蔗糖粉 。
功效与作用:舒肝解郁,安神定志 。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失眠、心烦、焦虑、健忘,更年期症候群 。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 。一次5g(一袋),一日2次 。
更多治疗肝郁的中成药信息请参考:http://zyc.yaosuce.com/yangsheng/411334169302143156.html
三、调理肝郁的日常注意事项【中医调理肝郁的方法】1、保持心情舒畅
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 。首先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
2、饮食平衡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 。
3、少饮酒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 。但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 。
4、适量运动
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
以上就是中药材频道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中医调理肝郁的方法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