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很重要的药用植物

大约是因为竹子有很多生活中的实际效用,所以,很早的时候,竹子就进入了中国文人的视野,比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吟咏竹子的句子,而且意境很美,这里不妨稍作引用: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从《诗经》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时代,甚至更古远的年代里,黄河流域曾经生长着大片的竹子 。但现在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黄河流域的竹子可能已经相对少见,倒是淮河以南地区有着越来越多的竹子的生长繁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人类带来诸多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
【竹子是很重要的药用植物】人们都知道,竹子有很多用处,不用说日常生活中那各种各样的竹制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少便捷与舒适 。我们可以以竹这个字开头,然后说出几十种甚至近百种的竹器,哪怕就是一般的孩子,也能脱口而出,随手拈来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很长时间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主导之下,中国人其实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实一直是以物理反应的方式为主体的 。比如,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砍伐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竹子,然后凭借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去编织各种生活用具,甚至变成我们书写文字的载体,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但所有这些都大体离不开物理反应的范畴 。这样的一种交换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甚至包括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也都和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
竹子的伟大不仅仅表现为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竹子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药用植物 。可能很多人都没太注意到这些方面,今天就带大家到竹子的医药百草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当然还有一些思考和探究 。
竹叶:竹叶有很好的清热除烦的效果 。对于那些热性感冒导致口干口渴、心烦意乱的病人,其实是有良好效果的 。有些小孩子夏天皮肤上容易长一些热疮,也可以用大量的竹叶煎水,当茶饮,慢慢地火热退去,孩子身上的疮疡就会痊愈 。由于竹叶药性比较平和,所以,一般很少在方中作为主药使用,如果把一首方子比作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那么像竹叶这样的药物,多半是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就好比电影或者电视剧里的配角一样 。那么,竹叶担当配角的电影都有哪些呢?至少有这样两部值得一提,一个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竹叶石膏汤,另一个就是宋代著名儿科学家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里的导赤散 。在这两个方子中,竹叶的作用都是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出 。中医学始终有一个理念,那就是要时刻注意给病邪以出路,以免关门流寇,遗患无穷 。
竹茹:它是一味化痰效果非常好的中药,而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一般的中药学教材喜欢将竹茹的功效描述为: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在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就收录了一个方子,名叫温胆汤 。其实这个方子要是细细分析起来,还真有几分复杂 。很多中医方剂往往都能顾名思义,但温胆汤这个名字就不那么好解释了,这方子原本功效是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明明是清胆,但名字却叫温胆汤,这就有几分让人费解了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方子里有生姜四两,当然有“温胆”的作用了 。但其实我们看生姜这味药,很难说它能入胆经 。学中医,有时候,还真得有点象形思维 。
人们可能不禁要问,这个竹茹你说得这般饶舌,絮絮叨叨,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实很简单,家里请过篾匠打制过竹器的人都应该有深刻的印象,篾匠在准备材料的时候,都要对剖开的竹条进行抛光处理,以求成型后的容器有着尽可能好的密实性,在抛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棉絮状的东西,松松软软的,丝丝缕缕的,那种东西就是竹茹 。如果家里有人不幸痰火内扰,导致心烦不眠,咳嗽痰多,直接就用竹茹,煮水喝一喝,症状多半很快就消失了 。
竹沥:如果说前面说到的竹叶和竹茹都是通过物理的方式直接入药,那这种所谓的竹沥则有几分化学反应的味道 。
所谓竹沥,其实就是将新鲜的竹子砍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火烤灼,青翠的竹子受热以后,就会流淌出一种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如果用文学的手法描述,那就是翠竹的眼泪 。这种眼泪收集起来,就是竹沥 。性质比竹茹更为寒凉,因而清热化痰的效果更为明显,功效更强,因此,针对痰热就比竹茹的要更顽固一些了 。中医学上称为顽痰老痰的 。
不难想象,如果亟需要这味药,制作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尤其对于北方地区的人而言,更是颇有难度了,因为北方较少竹子,一时亟需,上哪里去弄呢 。好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医学视野里的化痰药物还有很多种,北方竹子少,但有其他的植物或者矿物能够起到类似的效果 。我一直认为,这就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 。或者说,大自然一贯都是仁慈的,慷慨大方的 。所以,深入了解一些中药学的知识,对于自然就更容易有几分感恩之心 。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日渐发达,现代制药工艺也日进渗透进了充满哲学色彩的中医药学领域里 。已经有一些中药厂,引进相关生产工艺,生产制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竹沥针剂 。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药物一起混用 。这也算是中医药学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具体例子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