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希雍的学术内容( 二 )


 
5.辛凉发散疗痧疹
缪仲淳将痧疹主症归纳为多咳嗽多嚏 , 眼中如泪 , 多泄泻 , 多痰多热 , 多渴 , 多烦闷 , 甚则躁乱咽痛 , 唇焦神昏 。 并总结了治痧疹的特点 , 指出痧疹乃肺胃热邪所致 , “殆时气瘟疫之类欤!”故治痧疹不宜依证施治 , 惟当治本以解邪热 , 则诸证自退 。 解其邪热以清凉发散为主 , 药用辛寒、甘寒、苦寒以升发之 。 惟忌酸收 , 最宜辛散 , 设施温补 , 祸为旋踵 。 辛散如荆芥穗、干葛、西河柳、石膏、麻黄;清凉如玄参、薄荷、竹叶;甘寒如麦冬、生甘草、蔗浆;苦寒如黄芩、黄连、黄柏、贝母、连翘 , 皆应用之药也 。 初起时 , 痧疹必兼咳嗽 , 但不能止咳 , 痧疹多兼喘 , 勿用定喘药 。 宜用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玄参、薄荷 。 凡热势甚者 , 即用白虎汤加西河柳 , 切忌用升麻 , 服之必喘 。 泄泻者切忌止泻 , 用黄连、升麻、干葛、甘草 。 并认为疹家不忌泻 , 泻则阳明之邪热自解 。 疹后咳嗽 , 以清热消痰 , 勿用五味子等收敛之剂 。 痧后泄泻及便脓血皆由邪热内陷 , 大忌止涩 , 惟宜升散 , 仍用升麻、干葛、白芍、甘草、白扁豆、黄连 。 痧后元气来复 , 脾胃虚弱 , 宜用白芍、炙甘草为君 , 莲肉、白扁豆、山药、麦冬、龙眼肉为臣 , 多服必渐强 。 痧后生疮不已 , 宜用金银花、连翘、玄参、甘草、怀生地、胡麻、黄连 , 浓煎饮之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