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白蜡
【虫白蜡】虫白蜡介绍
- 【别名】
- 虫蜡(《本草求真》),木蜡(《新本草纲目》),树蜡(《中国药学大辞典》),蜡膏(《四川中药志》) 。
- 【汉语拼音】
- chongbaila
- 【名称英】
- Cera Chinensis 。
- 【成份】
- 主要含大分子量的酯类,其中的醇类为廿六醇、廿七醇、廿八醇、卅醇;其中的酸类为廿六酸、廿七酸、廿八酸、卅酸,及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 。
市售虫白蜡的成分主要为脂肪族一价酸的酯类混合物,其含率占总量的93~95%,其中有廿四酸廿八酯、廿四酸蜂花酯、廿四酸蜡酯、蜡酸蜡酯、廿七酸廿七酯、褐煤酸蜡酯、蜂花酸廿七酯 。此外,尚含游离的蜂花醇,即卅烷醇1%,树脂1~1.5%,廿七烷2~3% 。尚含廿七醇、蜡醇等 。
因虫白蜡为雄白蜡虫幼虫所分泌,故此幼虫的成分也提供参考 。全虫可分虫体及蜡外壳两个部分,虫体(湿重)中油脂类占18.6%,其中大部分(83%)为三甘油酯,也含少量烃类、蜡类、磷脂类、游离脂肪酸、一及二甘油酯等;蜡外壳的油脂类,蜡占92.4%,又含游离脂肪酸及烃类,但未找到三甘油酯及磷脂 。
- 【加工采集】
- 8~9月间采蜡 。清晨用刀将包有蜡质的树枝切下,名曰"蜡花",放入沸水锅中煮之,使蜡质熔化而浮于水面,冷后凝结成块 。取出,再加水加热熔化,过滤后凝固即成 。
- 【药材鉴别】
- 完整者多为圆形厚块,一般已打碎成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白色,或微带黄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平滑或稍显皱纹,有光泽,触之有滑腻感 。体轻,能浮于水面;质硬而稍脆,用手搓捏则粉碎 。断面不平正,呈针状结晶形,或显小颗粒状,具玻璃样光泽 。有微弱的特异臭气,味淡,嚼之如细沙样 。不溶于水、醚及氯仿中,可溶于苯及石油醚中 。熔点80~83℃ 。以色白、质硬、致密而无气泡 。无败油气味者为佳 。
主产四川、湖南、贵州、云南;以四川产量为最大 。
蜂蜡经漂白后亦称白蜡,外形与虫白蜡相似,但蜂白蜡多呈不规则团块;有蜂蜜香气,质较柔软,熔点在70℃以下,能溶于醚、氯仿或部分溶于氯仿中 。参见"蜜蜡"条 。
- 【炮制】
-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
- 【功能主治】
- 止血,生肌,定痛 。治金疮出血,尿血、下血,疮疡久溃不敛,下疳 。
①朱震亨:"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 。"
②《纲目》:"杀瘵虫 。"
③《东医宝鉴》:"止咳止泻,润肺脏,厚肠胃 。"
④《本经逢原》:"治下疳;以半两入鲫鱼腹中煮食,治肠红 。"
⑤《医林纂要》:"补肺敛气 。"
- 【性味】
- 甘,温 。
①《纲目》:"甘,温,无毒 。"
②《医林纂要》:"甘淡涩,温 。"
- 【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 。外用:熔化调制药膏 。
- 【宜忌】
- 暂不明确 。
- 【贮藏】
- 密闭,置阴凉处 。
- 【归经】
- 肝经
- 【植物形态】
- 白蜡虫,雌虫体椭圆形,长1.2-1.5mm 。体表褐色,有深黑斑点 。单眼1对,口器为甲壳质针状吸收器 。环节不明显,无翅,触角及足皆不发达 。腹面灰黄色,有多个尖棘,沿身体边缘排列 。尾端有深凹陷 。雄虫体色与雌虫相同 。初孵化时,形与雌虫相似,但有粗大的足,腹部有硬棘及很多泌蜡孔 。头部两侧有大小不等的单眼各5个;触角1对,分为7节 。**圆形,有翅1对,长约5mm,膜质透明 。经泌蜡后,虫体变成圆形 。白蜡虫雌性无蛹期,雄虫有蛹期 。卵分雌雄两性,被一层角质囊包围 。春季孵化,雄性幼虫在树枝上固定不动,并分泌白色蜡质,包围体外 。
生境分布:栖息于木犀科植物白蜡树、女贞及女贞属其他植物枝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
- 【临床应用】
- 用量3~6克,入丸、散;外用适量,熔化调制药膏 。用治金疮出血、尿血、便血、疮疡久溃不敛 。
- 【药用部位】
- 为介壳虫科昆虫白蜡虫的雄虫,群栖于木犀科植物白蜡树、女贞及女贞属其他种植物枝干上所分泌的白色蜡质,精制而成 。
- 【来自何书】
- 《本草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