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熟茶

普洱熟茶,根据中国大陆于2008年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来看,将普洱熟茶定义为晒青茶经后发酵制成,而该标准中,对于后发酵的定义为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送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而普洱熟茶,众所周知,由生茶经过渥堆发酵而来 。那么,渥堆发酵自然也属于后发酵了 。在普洱茶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熟茶算是新面孔,至少从官方记载来看,生茶早已出现而熟茶需要等到公元1973年才正式研发试制成功 。而从口感来看,由于普洱茶是一种讲究后期变化的茶,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仓储条件下,生茶的后期变化比熟茶来得明显,且口感上要富于变化,茶汤活泼许多 。而熟茶,其研发初衷就是因为生茶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才能变得适口,所以熟茶就是通过人工方式,使得其在出厂之时就具备一定的发酵度,改变了生茶在新茶时期生利的口感,使得熟茶口感醇厚,茶性温和 。因此,创造熟茶的目的就是为了马上消费 。?实际上,长期以来,熟茶的发酵都是看天做事,一堆生茶进行渥堆发酵,其过程虽然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但是更多的是依靠发酵师的经验进行操作 。从生产工艺流程来说,生茶不需要一个人工发酵的环节,无论厂家是自己投资初制所又或者直接找到茶农收购原材料,只要掌握好原材料初制,以及后期的精制,要出产一款优质的生茶,并不是非常困难一件事情 。而反观熟茶,即便是一些经验老到的发酵师,都依然存在将整批毛茶发酵失败的风险 。而熟茶的发酵,对于一些新兴品牌来说,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发酵技术,由于熟茶的人工发酵主要由微生物完成,因此,在什么地方发酵、什么季节发酵、每次发酵投放多少毛茶、每次泼水的比例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发酵师来完成,而最终成品的口感,相对来说较为不可控 。因此,很多新兴品牌往往前面数年依靠生茶主打天下,然后慢慢摸索熟茶发酵技术 。也正是因为渥堆发酵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熟茶质量长期良莠不齐,偶尔发酵出一堆质量上乘的熟茶,其感觉更像是运气赋予的 。?但是后来,茶商及消费者又发现,早期熟茶刚出厂之时,口感依然不够理想,熟茶也存在后发酵的空间,只要存放一段时间,熟茶的口感依然有提升空 。所以,一样有人存放熟茶 。但是与生茶相比,熟茶的后期转化空间相对较小 。因此,陈年优质生茶的价格往往是陈年优质熟茶的一倍甚至数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