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茶道

【中国茶道】
廉、美、和、敬 , 和韩国的茶礼一样 , 中国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 。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 , 但宗教色彩不浓 , 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 , 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 , 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 , 不断加以发挥创造 , 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 。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 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 , 许多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加以总结 , 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们记忆、操作的“茶德” 。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 , 妥用茶艺 , 为茶人修养之道” 。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 , 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 , 美真康乐 , 和诚处世 , 敬爱为人 。具体内容为: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 。以茶敬客 , 以茶代酒 , 减少“洋饮” , 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 , 共尝美味 , 共闻清香 , 共叙友情 , 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 , 和诚相处 , 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 , 助人为乐 , 器净水甘 。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 从唐代开始 , 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 , 到了宋代 , 日本开始种植茶树 , 制造茶叶 。但要一直到明代 , 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 。他明确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 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 , 彼此思想沟通 , 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 , 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 。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 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 , 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 , 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 , 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 , 给人以熏陶 。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别是禅宗)色彩很浓 , 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 。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程式来实现“茶道四规”的 , 较为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 。平安时代初期 , 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 , 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 , 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开始种植 , 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 , 到了镰仓时代 , 神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 , 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 , 他于公元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
【韩国茶道】
韩国的饮茶史也有数千年的历史 。公元7世纪时 , 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 , 并流行于广大民间 , 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在历史上 , 韩国的茶文化也曾兴盛一时 , 源远流长 。在我国的宋元时期 , 全面学习中国茶文化的韩国茶文化 , 以韩国“茶礼”为中心 , 普遍流传中国宋元时期的“点茶” 。约在我国元代中叶后 , 中华茶文化进一步为韩国理解并接受 , 而众多“茶房”、“茶店”、茶食、茶席也更为时兴、普及 。
80年代 , 韩国的茶文化又再度复兴、发展 , 并为此还专门成立了“韩国茶道大学院” , 教授茶文化 。
和日本一样 , 源于中国的韩国茶道 , 其宗旨是“和、敬、俭、真” 。“和” , 即善良之心地;“敬” , 即彼此间敬重、礼遇;“俭” , 即生活俭朴、清廉;“真” , 即心意、心地真诚 , 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 。我国的近邻——韩国 , 历来通过“茶礼”的形成 , 向人们宣传、传播茶文化 , 并有机地引导社会大众消费茶叶 。
韩国的茶礼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如按名茶类型区分 , 即有“末茶法”、“饼茶法”、“钱茶法”、“叶茶法”四种 。
【中日韩茶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