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

【《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茶业生产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入世后我国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 。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口产品 。近二十年来,随着茶业流通体制的改革、茶业经济结构和茶类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茶叶出口经营权的不断扩大,我国茶业经济呈现出大幅增长 。2000年,我国茶园面积108,9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2.5%;茶叶产量68.2 万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2%;茶叶出口量22.78万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茶叶总出口量的17.2% 。
新世纪伊始,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茶业发展而言,这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重大挑战 。因此,如何根据我国茶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应变对策,变压力为动力,全面增强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新世纪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 国茶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区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生态资源和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是茶树遗传变异的巨大宝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产茶省(区)收集入圃保存的各类茶树种质资源已达2800 多份 。
(2)产品优势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类齐全,除具有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名优绿茶更是琳琅满目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生产和出口国,国际绿茶市场也以中国绿茶为主 。因此,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我国绿茶、乌龙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
(3)人才与技术优势 。全国现有茶叶研究所15所,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中设有茶学专业,每年可为国家培养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 。几十年来,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茶树良种选育、茶树栽培、 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科研及开发 成果 。这一切都为我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与科技基础 。
2、存在的问题
(1)茶园单产低,良种化比例低 。目前,我国茶叶平均单产50公斤/亩, 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67.3%,与肯尼亚(152.3公斤/亩)、印度(100公 斤/亩)、日本(115公斤/亩)相比,差距更大 。除自然条件、采摘周期、 茶类结构等限制因素外,造成我国茶叶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茶园整体素质 不高,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仅占17%,明显低于主要产茶国肯尼亚(100%)、 日本(88.2%)、斯里兰卡(32%)和印度(30%) 。
(2)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 。我国茶叶生产主要是农产分散经营,生产 规模小,农民组织化、市场化和社会服务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目 前,我国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约有2000万户,平均每户经营规模不足1亩 。全国有各类茶叶加工厂4万余家,大部分茶厂设备简陋,卫生状况较差 。相比之下,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叶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如世界第一产茶 大国印度,其国内60个大茶园主拥有茶园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 % 。
(3)科技贡献率低 。建国以来,我国茶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茶叶生产缺乏科技创新的利益驱动,全靠政府 的权力推动和资金投入,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院所有许多科技成果未 能实现产业化,而企业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 。目前,科技对我国茶叶 生产力的贡献率不到21%¨许多茶叶商品仍处于传统产品、传统工艺状态 。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叶功能性研究等领域的科技水平明显落后于先进产 茶国 。
(4)出口茶卖价低 。国际茶叶市场供大于求,茶叶价格总体上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20世纪末,国际市场茶价仅为60年代的60%左右 。由于我国 出口茶叶多为初级散装茶,包装茶比例小,增值水平不高,出口茶叶卖价 较低 。2000年,我国出口绿茶平均卖价1.24—2.17美元/公斤,出口红茶 1.1—1.2美元/公斤,而斯里兰卡、肯尼亚出口红茶平均卖价分别为2.3 美元/公斤和2.4美元/公斤 。综合比较,我国出口茶叶卖价分别比肯尼亚、 斯里兰卡低35%和40% 。
二、入世后我国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1)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促进茶叶出口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拥有 茶叶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仅有4家,目前已达70多家 。入世后,现行外贸审批制度将被登记制取代,这将会大大激活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 。另一方面, 根据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和互惠原则,各国进口关税也将随之下降 。目前发达国家进口茶叶一般实行0~3.8%关税(散装茶实行0%关税,小包装茶 3.8%),发展中国家关税差异较大,从20%到560%不等 。WTO规定发达国 家平均关税为3.8%,发展中国家14%,中国入世后将在144个成员中享有最惠国待遇,关税将大幅度降低,这有利于我国茶叶出口 。
(2)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茶产业水平 。尽管我国茶区分布广、茶类多,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实力弱,茶叶工业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茶厂的机械设备和卫生条件亟待改善 。应充分利用入世后的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变落后的茶叶生产方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切实提高我国茶产业的整体水平 。
(3)有利于制定茶产业政策,促进我国茶产业的重组 。长期以来,中国茶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统一明确的产业政策,茶叶经营管理体制 条块分割,产供销脱节,严重阻碍了中国茶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入WTO 后,国家将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制定更合适的产业政策,加大对茶叶 生产、加工、出口和科研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政 策支持 。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促进茶叶产业重组,培育龙头企业,优化资 源配置,加速茶叶产业化经营,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
2、面临的挑战
(1)非关税壁垒的压力 。根据WTO无歧视待遇原则,商品的关税壁垒将逐步消除 。但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将会以“合法”形式继续存在,并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 。近年来,欧盟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标准 有了大范围的扩大和标准的严格化 。如1988年欧盟对茶叶中的农药检查种 类仅为6项,目前已扩大到134种之多 。在MRL标准上,比过去的标准要 求提高了10~100倍 。显然,这是欧盟针对中国茶叶出口构筑的“绿色壁 垒” 。这种突然的改变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因而出现了大量出 口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过去两年中欧盟对中国茶的进口减幅已超过 30% 。
(2)贸易竞争更加激烈 。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的规定,WTO 成员国在进口关税上将有大幅度的下降,这将有利于外国的茶叶进入中国 市场与华茶竞争,尤其是越南、印尼生产的绿茶价格低廉,在低档次的绿 茶产品上具备与我国绿茶竞争的实力 。同时红茶的进口量将会大幅增加, 这将进一步增大对国内红碎茶生产的压力 。
(3)国外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英国的立顿红茶早就进入我国市场, 目前已作为一个知名品牌为我国消费者所认识 。而联合利华收购“京华” 茶叶品牌、日本三得利公司乌龙茶水在国内销售和可口可乐公司推出“天 与地”茶水等商业事件,更表明了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对我国 茶叶国内市场也将构成竞争压力 。加入WTO后,更多国外茶叶跨国公司将 会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力和资源,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营销和管 理经验,全面进入我国茶叶生产流通领域,与国内茶叶企业进行直接的竞 争 。
三、应对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依据国内外茶叶市场的消费需求,调整和优化茶类结构、产品结构和 品质结构 。充分发挥我国茶类丰富,绿茶、乌龙茶等茶类的品质和价格优 势,适当提高绿茶、乌龙茶的比重,积极开拓国内外绿茶和乌龙茶市场 。要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叶消费习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改进茶叶包装,实现包装增值 。加大茶叶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力度,通过精深加工, 实现茶叶的增值 。大力发展名优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绿 色”茶和有机茶生产,提高茶叶的整体质量 。同时要抓住入世和国际茶叶 消费增长的机遇,巩固传统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市场,搞好对外宣传, 积极开拓新的茶叶出口市场,特别是增加对一些过去关税较高的发展中国 家的出口数量 。
2、发展“绿色”茶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茶叶进口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指标,抓紧制定和修订茶叶质量标准, 特别是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 。在自然环境优越地区,建立 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行无 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加快茶叶初制、精制加工厂的技术改造步伐,改 善加工条件和环境状况,完善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避免有害生物和重金 属对茶叶的污染 。严格按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加工,推进产业 化经营,创立品牌,扩大“绿色”茶和有机茶出口 。3、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
国家应鼓励和扶持茶叶专业协会、茶农经济合作社发展,把分散的个 体茶农组织为农工贸一体化的联合组织,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 。鼓励和 支持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 。培植机制活、竞争力 强的茶叶工贸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对现有企业进行 资产重组,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创立品牌和名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茶叶科技含量
加快茶叶科研体制改革步伐,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通过科研院 所与企业联合,实行产业化开发,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选育优 质茶树良种,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提高茶园的整体素质 。逐步 实现茶园机械化耕作和机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茶叶生产成本 。推广 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降低茶叶农药残留 。加大茶叶新产品的 研究开发力度,重点发展茶饮料、香味茶、速溶茶、高Y一氨基丁酸茶和有机茶生产,积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加快茶叶综合利用开发步伐,提高 茶叶综合生产效益 。
5、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茶叶已进入晶牌竞争时代 。市场 竞争实质上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竞争,这种竞争又往往是通过晶 牌竞争来实现 。要实现茶叶品牌战略,其前提是企业要有规模、实力,茶 叶要高质量、信誉好 。我国每年出口茶叶多以散装茶为主,知名晶牌不多, 实力不强 。因此,茶叶企业要增强晶牌意识,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把握 住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创造名牌,用名牌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扩大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