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的医学记载

1、出自:《江西草药》 。
1.1、别名:吐血草、箭头草、救命王、金不换、红筋大黄、野蒿荬、广角、铁蒲扇、大晕药、包金莲、止血草、牛大黄、土三七、血当归、萝卜奇、血三七、癣药、化血莲 。
1.2、药材来源: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 。
1.3、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田园 。
1.4、性味归经:苦、辛,凉 。
1.5、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叶随用随采 。
1.6、化学成分:土大黄根及根茎含结合及游离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衍生物其总量为1.14%,其中结合型0.87%,游离型0.27%,还含有酸模素及大量鞣质[1] 。根中还含6-O-丙二酰基-β-甲基-D-吡喃葡萄糖甙及阿斯考巴拉酸 。
1.7、功能主治:清热,行瘀,杀虫,解毒 。治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湿疹,疥癣,队打损伤,烫伤 。
1.8、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
【土大黄的医学记载】2、汪连仕《采药书》:治吐血 。军中箭伤,罨之 。
3、《纲目拾遗》:破瘀生新 。治跌打,消痈肿,止血;愈疥癣,和糖醋捣擦治肺痈 。
4、《植物名实图考》:治无名肿毒,消血热 。
5、《贵州民间方药集》:开胃健脾,补体虚力弱 。
6、《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