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 , 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 , 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 , 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
公元758年左右 , 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 。《茶经》的问世 , 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 , 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 , 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 。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 , 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 , 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 , 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 , 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 。
《茶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 , 成书于公元八世纪 , 距今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自有了这一部茶书以后 , 它就被奉为经典 , 以后各朝代也除过多部茶书 , 但是基本上都是对陆羽《茶经》的注释和补充、演绎 , 几乎没有什么创新 , 这当然是比较悲哀的事情 , 倒也更衬托出陆羽《茶经》的历史地位 。各朝代出了新的茶书 , 给予一个“新时代的《茶经》”的评价就是非常高的了 。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 , 《茶经》的内容上来说 , 从现在看其科学性显然还较低 , 一些观念是陈旧的、有偏颇的甚至错误 。
喜欢对古书进行注释 , 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一种传统学风 , 最典型的如中国早年就有了一部地理方面的专著《水经》 , 主要是讲中国的河流的 , 后来有了注解《水经》的《水经注》 , 其后的历史上对这两部书的苦读、阐述不知道耗去了多少读书人的年华和才华 , 直至现代人都还是这样 , 例如大学者胡适 , 就多年研究《水经注》 , 搜集了很多的版本 , 但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 , 如果我们说胡适对中国文化还有相当的贡献的话 , 那绝不是它多年研究《水经注》的“成就” , 甚至现在也没有什么人提起他这方面的地位 。这话扯远了 。
陆羽是多才多艺的 , 有人说他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 , 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小学专家、传记作家、史学家、地理学家 , 但我认为 , 说是这些“家”是有点言过其实 , 说是“学者”、“爱好者”可能更恰当一点 。另外 , 他还写过一些剧本 , 并且写得一手好字 , 所以他又是一位剧作者和书法家 。不过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更多和更大些
【散话《茶经 》】陆羽在茶学上的成就 , 主要是《茶经》一书 。《茶经》全书共七千多字 , 其实篇幅并不大 。《茶经》全书共分3卷10节 。
上卷3节:
一之源 , 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 , 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 , 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 , 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 , 以及栽培方法 , 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 。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 。
二之具 , 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 。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 。
三之造 , 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 。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 , 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 。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 , 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 。
中卷1节:
四之器 , 写煮茶饮茶之器皿 。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 , 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 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 。
下卷6节:
五之煮 , 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 , 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 , 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 , 烤炙、煮茶的燃料 , 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 , 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 。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 。
六之饮 , 讲饮茶风俗 , 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 , 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 , 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 。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 。
八之出 , 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 。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 , 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 , 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
九之略 , 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 , 随采随制 , 可简化七种工具 。十之图 , 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 , 《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