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身份证等信息泄露会有哪些危害?

理论上讲,一切涉及身份证信息的关系都可能被利用,从这点来看,具体情形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想得的到都有可能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身份证等信息泄露会有哪些危害?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我自己试着概括了一下,大致想到以下几类情况(若是想到其他再行补充):
1、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实从事犯罪活动,比较常见的是“诈骗罪”(这里的“诈骗罪”非单指诈骗罪这一罪名而是指诈骗类犯罪),比如用你的身份信息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比如,以你的名义和他人签订合同,实则为了骗取财物,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再比如其他的一些金融诈骗罪等等 。(注意,接下来提到的几点,若是达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构成犯罪 。) 。不过,由于现在的金融系统不断完善,这些情况也会逐渐被克服,但是不排除新情况的产生 。
2、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实行侵权行为,其实大肆泄露本身已可构成侵犯隐私权,若是信息被他人利用,比如,他人的营业执照里赫然登记着你的名字,你却不知情,这就会构成侵犯姓名权,再比如,别人以你的名义发布各种可能招致社会负面评价的言论,则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等等 。
3、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从事交易活动,以他人的身份或者利用他人身份信息与他人签订合同进行经济往来,最终发生经营问题,那么债务可能落在他人身上,并且可能使自己染上信用污点 。当然,能够证明自己清白固然好,但是不排除百口莫辩的情形,现实中就有类似的情况,有人将身份证借给朋友使用,并且莫名其妙的在一份自己都没有看清楚的合同上签了字,最后竟发现自己上了银行的黑名单,原因是贷款未还 。
4、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进行广告推销,有些商家为了进行推销、广告,采用各种手段获取他人信息,并进行利用 。寄送各种宣传材料,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
5、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占用他人特定资格,比如,出现一些优惠活动或者其他有利益活动,一个身份只有一次参与机会,就像在网上抢购某种商品需要一个带有真实信息的号,且一个号只能抢一次等等 。这些资格用过了则不再享有,那么这种行为就占用了他人资格,侵犯他人利益 。
6、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盗窃他人网络财产,这里的网络财产应包括真实财产,比如,你在某个读书网站的账户里充进100元金额,为购买作品而用的;还应包括虚拟财产,比如在网上参与各种活动积累的金币积分或者在游戏中累积的财富等等,这些虽然不是所有者的现金投入,却也具有相应利用价值,不排除转化成现金的可能 。(对网络不是很了解,因而这点不是很肯定,但是我认为有这种可能)
身份信息泄露了有什么危害?一般不会有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不小心泄露,不会危险,不会影响,不会带来其他问题的 。
1、只是知道了身份证号码和名字一般是不会造成直接损失的,目前办理各类业务都需要出示身份证原件,但是要谨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以各种名义来实施诈骗 ,尤其是家人或者朋友如果一时不察很可能会因此上当受骗,最好是提醒他们要提高防范意识 。
2、只有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是办不成事的,是干不了坏事的,就是身份证原件遗失,被人捡到去干坏事,也没问题,身份证法规定,谁拿别人身份证干坏事,就追究谁的责任,与身份证人无关,身份证人不需负责,所以说,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泄露,没事的,完全没问题的 。
3、身份证是半公开的证件,到哪里都是要出示身份证或者复印身份证的 。只要资金账户密码没有泄露就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
扩展资料:
违法使用居民身份证的法律责任: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身份证等信息泄露会有哪些危害?】《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
第十八条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有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
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