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前,孙权主动向刘备求和,刘备为何不答应还执意伐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在曹丕篡汉建立魏朝后,也随即建立了蜀汉政权 。在建国之初,刘备就面临着一个战略性的选择问题 。那就是讨伐东吴或者曹魏的选择问题 。在当时,曹魏篡夺了汉室江山 。作为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口号的刘备,讨伐曹魏恢复汉室江山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
文章插图
可是东吴也同样与蜀汉有着深仇大恨 。东吴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出兵袭取了荆州,并擒杀了关羽 。东吴的背信弃义的举动,不但使蜀汉蒙受了沉重的损失,还让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遭到了破产 。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刘备选择了讨伐东吴 。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之后,孙权赶快向刘备求和,并且还让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写信劝说刘备 。诸葛瑾详细的论述了伐吴与伐魏的得失,指出刘备的主要敌人是曹魏 。但是刘备根本就不予理睬,继续进军,直至发生了夷陵之战 。那么,刘备为何不答应东吴的求和,执意进军呢?
一、关羽、张飞之死让刘备无法回头 。
在刘备的创业过程中,关羽、张飞是刘备最得力的助手 。他们对刘备忠心耿耿,不顾一切的追随刘备,在战场上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羽作为刘备手下最出色的武将,在曹操手下,不顾曹操对他的笼络 。在白马之战中为曹操斩将立功后,便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的手下 。他在镇守荆州期间,挡住了曹军的攻势,为刘备夺取西川创造了条件 。
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创造了军事史上有名的战例 。他利用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淹七军,以微弱的损失,消灭了曹魏三万精兵 。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迫使曹操考虑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
张飞是刘备军中与关羽齐名的将领 。他和关羽一样威武雄壮,只是比关羽稍差一些 。张飞在战场上,勇冠三军 。在长坂坡之战中,他率领二十名骑兵,为刘备断后 。张飞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让曹军前来决死战,吓得曹军不敢上前 。就这样,张飞保护刘备逃脱险境 。
在入川之战中,张飞率领先头部队,首先攻占江州,打开了西川的门户 。随后,他和手下扫荡益州,攻占了大批的益州的城镇,与刘备在成都会师 。在刘备占领成都后,他和诸葛亮、关羽、法正等人都得到了最高规格的奖赏 。在随后的汉中之战中,张飞依然表现出色 。他大败曹军中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使得张郃抛弃战马,率领十几人狼狈爬山逃命 。
文章插图
可是,这两位被刘备当作左右手的将领,都因为东吴的原因死于非命 。关羽是在襄樊之战中,被东吴袭取了荆州,在逃亡途中被东吴擒杀 。而张飞则是在出兵东吴之前,被部下杀害,拿着首级投奔了东吴 。
因为关羽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的那批人的代表 。这些人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也是刘备阵营中最忠实于刘备的人 。刘备如果不能为关羽张飞报仇,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这会给刘备阵营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不管怎么说,都有必须为他们报仇的义务 。
同时,随着关羽的败亡,荆州的丢失,那些从荆州投奔刘备的人员也失去了故乡 。这些人也同样强烈要求刘备出兵东吴,夺回自己的家乡 。刘备作为一个集团的君主,也同样要考虑他们的意愿 。
二、东吴的求和毫无诚意,更加深了刘备的仇恨 。
东吴在刘备决定出兵的时候,也对刘备进行了外交斡旋 。为了劝阻刘备出兵,东吴派出使者向刘备求和,还让诸葛瑾给刘备写信 。但是,东吴的这种举动,只是它的一种外交姿态,根本就没有一点诚意可言 。
东吴向刘备的求和,只是一种简单的求和,只字未提如何解决双方的争端,也根本没有提到荆州的归属问题 。而诸葛瑾的书信更是一种姿态,他是以个人的名义来劝说刘备 。诸葛瑾在书信中反复向刘备指出,蜀汉的敌人应该是曹魏 。可是他一不代表东吴官方,二没有提到如何解决双方争端 。
这就如同一个强盗,强占了别人的住宅,杀害了他人的家人 。可是当受害人的家属回来复仇的时候,这个强盗却和受害人握手言和,还让受害人自己离去 。试想一下,这种求和刘备怎么可能答应,他怎么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文章插图
东吴之所以敢于这样对待刘备,是因为它已经做好了对付刘备报复的准备 。在外交上,为了摆脱战略上的被动,防止遭受两面夹击,孙权向曹丕屈膝称臣 。这样,孙权就摆脱了两面作战的局面,得以专心对抗刘备 。
在军事上,孙权起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陆逊 。在日后的战争中,陆逊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 。而且东吴在西线也准备了充足的兵力,实际上,在夷陵之战中,不算后方的兵力,仅仅战争一线的兵力,东吴就远远超过了蜀汉 。这也是蜀汉无法突破东吴防御的根本原因 。
正是有了这些准备,孙权认为可以抵抗住刘备的进攻,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求和方式 。这种求和在刘备看来,是对自己的愚弄,更加激起了刘备的怒火,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
三、从伐吴和伐魏的综合考评来看,伐吴对蜀汉更有利 。
刘备在兴兵之前,曾经考虑过很长时间 。在衡量伐吴和伐魏两者的得失后,终于选择了伐吴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伐吴要比伐魏更对蜀汉有利 。
首先,从双方的国力对比来看 。在当时,魏国的国力最强,兵力也最强 。而蜀汉在丧失了荆州的那支主力后,仅仅剩下蜀中的那支主力 。这支主力只能运用在一个主要方向上,自然是打击弱敌为最好 。那么,兵力比较弱小的东吴就成为蜀汉的第一选择 。
其次,从双方的形势来看 。在当时,东吴已经向曹魏称臣 。如果刘备攻打曹魏的话,东吴就可能会趁火打劫,攻打刘备的后方 。而刘备攻打东吴的话,由于战场地形的限制,曹魏没有与蜀军交集的部分 。因此,曹魏要不攻打东吴,要不只能袖手旁观 。这样,刘备就避免了两面作战,只要专门对付东吴就可以了 。
第三,从战场地形来看 。如果刘备出兵攻打曹魏,只能兵出秦川,这就要翻越险峻的秦岭 。当时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就对秦岭的险峻心有余悸 。他在勉强救出夏侯渊的余部后,说南郑就是一座天狱,而中斜谷则是五百里的石穴 。对于能征惯战的曹操,秦岭尚且是这样一座天险 。如果刘备北伐,这些昔日曹操的险阻则都落到了刘备的头上 。
而如果刘备出兵伐吴的话,战场形势则要好得多 。蜀军位居长江上游,有长江水道作为补给通道,后勤的压力要减少很多 。再加上整个战区都是山地,这对于以山地步兵为主的蜀军更是如鱼得水 。假如刘备有得力的武将、谋士,采取水陆并进的战略,打败吴军不是不可能的 。
文章插图
第四,从将领素质来看 。在当时,蜀汉虽然损失了关羽、张飞、黄忠等将领,不过由于有刘备领兵,蜀军还是有强大的战斗力的 。刘备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将领,他在与曹操交战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遇上曹操胜败不可知,像曹操手下的将领则没有可惧怕的 。
曹魏阵营中的曹操虽然已经去世,但是由于长期的积累,曹魏还是拥有众多的军队,还有大批优秀的将领谋士 。相比于曹魏,东吴则差得多 。东吴的老将吕蒙已经病逝,在当时东吴,刘备认识的将领中,没有一个是刘备的对手 。接替吕蒙的陆逊则名不见经传,不孚众望 。因此,刘备对于战胜东吴还是有信心的 。
第五,战役胜利后的战果来看 。如果刘备出兵秦川,打败了曹魏,得到的战果也不理想 。这是因为,关陇一带经过长期的战乱,百姓死伤惨重 。剩下的人口或是流失逃亡,或是被曹魏强行迁移征调 。这使得这个关陇一带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
当年,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就面临了这种情况 。刘备动员了蜀中的全部资源,终于击退曹操,夺取了汉中 。可是曹操对汉中采取坚壁清野,将那里的人口全部迁走,使得刘备得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汉中 。如果刘备出兵秦川,即便获胜,也跟夺取汉中是一样的情况 。
而出兵荆州则完全不同 。荆州的人口、物产要远比秦川多,而且这里经过刘备的长年经营,有着一定的统治基础 。如果夺取荆州,刘备能够迅速恢复自己的统治,补充战争的消耗 。从这一方面来看,伐吴的收获要比伐魏强得多 。
结语:
在刘备伐吴之前,对伐吴和伐魏的利弊进行了长时间的考虑,最终选择了伐吴 。这个考虑,是审慎严谨的,将各方面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 。因此,蜀汉上下,对伐吴的胜利都抱有信心 。虽然有一定的反对意见,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 。
而东吴则早就在杀害关羽,夺取荆州的时候,就对刘备可能的报复做好了准备 。东吴向曹魏称臣,选拔优秀将帅,集中一切可能的兵力 。正是在这种准备下,孙权认为可以抵挡住刘备 。所以,孙权对刘备的求和,只是单纯的求和,根本没有其他条件 。这种行为是刘备不能容忍的,因此,刘备当然拒绝了孙权的求和,加速发动了夷陵之战 。
【刘备为何不答应东吴的求和,执意要发动夷陵之战?】
推荐阅读
- 卫瓘对蜀汉进行了清洗,为何诸葛亮的家族却被保护起来?
- 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杨坚为什么能取胜?
- 曹家真的没有人了吗 司马懿夺权为何能够成功
- 诸葛亮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辅佐刘备
- 主父偃协助汉武帝开创盛世,为何最后被族杀?
- 范增为什么不愿意离开项羽 项羽为何对他如此信任
- 汉武帝打匈奴过程是什么样的 汉武帝后面为何节节败退
- 汉武帝为何在位时间都在打匈奴 最后为什么停止了
- 古代皇帝最后都想长生不老 他们为何大多数都壮年就死了
- 鞋底没破为何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