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绳甫的功效与作用,关于孟河的历史?

关于孟河的历史?简介 孟河 , 是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新北区)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小镇 。
【费绳甫的功效与作用,关于孟河的历史?】 这个地区出过许多名人 。孟河中医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 。
明末清初 , 费尚有弃官从医 , 定居孟河 , 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 。略晚于费氏 , 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伤寒出名 。
乾隆年间 , 沙晓峰、沙达周 , 在孟河以外科名重当时 。乾嘉年间 , 费士源以内科闻名 。
丁氏以儿科见长 。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业医 。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 , 孟河名医云集 , 业务兴盛 , 经验成熟 , 学术思想逐渐形成 , 费尚有的六世孙费伯荣、费士源的孙子费兰泉、马家的马省三和马文植祖孙以及文植堂兄弟辈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 , 均名震数省 。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 , 有十几家中药铺 , 足见当时医事之盛 。
孟河医派 [1]编辑本段突出建树 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 , 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 。孟河医家在杂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树 , 使孟河医家的声名大扬 。
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至清末民初 , 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 。沙石安迁镇江大港 , 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上海 , 余听鸿迁常熟 , 贺季衡迁丹阳 , 邓星伯迁无锡 。
孟河医道之盛 , 医家辈出 , 正如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家之盛甲天下 , 而吾孟河名医之众 , 又冠于吴中 。”当时清政府**日益腐败 , 帝国主义侵略日趋猖狂 , 祖国文化倍受摧残 , 传统医药学更不例外 , 孟河医家的崛起 , 增添了医学的活力 , 起到了鼓舞自强的作用 , 这是孟河医家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
编辑本段代表四大家 孟河医家 , 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 。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 , 丰富的临床经验 , 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绩 。
由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医派 , 似一颗灿烂的明星 , 照耀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的医坛上 , 流派所及 , 至今未衰 。费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家是费伯雄(1800-1879年)、费绳甫(1851-1914年)祖孙两人 。
伯雄以归醇纠偏 , 平淡中出神奇盛名于晚清 , 他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 。绳甫以善治危、大、奇、急诸诊而闻名上海 。
马家原以疡科名者数世 , 至马培之(1820-1903年)呼声最高 , 影响最大 。1880年晋京为慈禧太后治病 , 名声大振 。
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 。从此以后;马培之被称为“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 。
巢家是在两地先后成名 , 即是巢崇山(1843-1909年)、巢渭芳(1869-1927年)二人 , 巢崇山在上海行医50余年 , 家学渊源 , 学验两富 , 擅长内外两科 , 刀圭之术犹为独到 。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 , 精内科 , 尤长于时病 。
一生留居孟河 , 业务兴旺 , 名重乡里 。丁家医学造诣最深的是丁甘仁(1865-1926年) 。
他从马文植学 , 能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 , 为上海一大名医;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 , 有“医誉满海上 , 桃李遍天下”之称颂 。(见《孟河四家医集》“前言”) 参考: /view/914327.htm 。
明代医家 治疗 虚痨明清以前 , 内科疾病诊治基本遵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 规定的大法 , 参照金元诸家的论述 , 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议杂病 , 进行辨证治疗 。
当时对温病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  虽然一些代表人物(如东晋葛洪)已经明确提到温 病、伤寒是不同的病症 。金元时期 , 已经出现了擅治温热病的寒凉派 。
但一般医家 仍然不敢突破《伤寒论》的框框 , 在临证中以仲景为标榜 , 以伤寒症迷为指归 , 没 有很大的影响 。明代中期以后发生的绵延200多年的瘟疫大流行 , 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 熟 , 江苏医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
首先是吴县吴有性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著《 温疫论》 , 创造性地提出"戾气学说" , 认为"夫瘟疫之为病 , 非风非寒 , 非暑非湿 ,  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 并认为戾气有很强的传染性 , "无问老少强弱 , 触之 者即病" , 通过口鼻入侵 , 以客居膜原 , 提出"表、里、半表半里相互传变的九传理 论" 。因此 , 在治疗上绝不可按伤寒治法 , 而必须疏达膜原 , 以祛邪逐秽为第一要 义 , 主张攻下、透解 , 有"温病下不厌早 , 汗以厌退"之说 , 突破了《伤寒论》"六 经传变"的理论 , 开辟了热**治疗的新途径 , 奠定了温病治疗的基础 。
清以后 , 温病学说进一步发展 , 名家辈出 。顺治、康熙年间南京戴天章著《广 瘟疫论》 , 强调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 , 从症状上作伤寒与温病的区别 ,  认为"风寒十无一二 , 温证十有六七" , 更加强调温热病的广泛性 。
在治疗中 , 主用 汗、下、清、和、补五法 。乾隆以后 , 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名家成为温病学 说的杰出代表 。
吴县人叶天士在《温热论》中首先提出"温邪上受 , 首先犯肺 , 逆 传心包" , "肺主气属卫 , 心主血属营 , 卫之后方言气 , 营之后方言血"的理论 , 明确 指出温病的病理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辨证论治纲领 , 并确立了"在 卫汗之可也 , 到气才可清气 ,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 直须凉血散血 "的治疗大法 ,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 。并在《临证指南医案》 中提供了大量验案 , 其选药组方给后人以很大的启示 。
还强调在温病诊治中察舌、验齿、辨斑疹的重要意义 , 对温病诊疗提出了大纲大法 , 成为后世医家诊治温病的 主要依据 。淮阴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一书 , 师承吴有性、叶天士之说 , 提出三焦辨证的 理论 , 根据温热病的传变情况 , 把人体脏腑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焦 , 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 , 指出温病的传变"始于上焦、终下焦" , "上焦病不治 ,  则传中焦脾与胃也;中焦病不治 , 则传下焦肝与肾也" , 以三焦辨证统领11种温病 。
还确立了清热养阴、顾存津液的治疗原则 , 揭示了温病传变脏腑互相影响的规律 。总结出桑菊饮、银翘散、清营汤、大小定风珠、三甲复脉汤等名方和在温病危重阶 段应用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著名中成药 , 至今仍为温病治疗的著名方剂 , 久用 不衰 。
乾隆时 , 常州余霖著《疫疹一得》 , 创用"清瘟败毒饮"等名方 。用石膏重创剂 治疗温疫 , 至今仍在温病临证中使用 。
书中对瘟疫斑疹的形、色和预后作了详细描 述 , 丰富了温病学的诊治内容 。清末及民国时期 , 涌现一大批所谓"时方派"的著名医家 , 有丁甘仁、费绳甫、谢利恒、夏应堂等临床大家 , 立论以和缓为宗 , 用药轻灵平淡 , 对急**的诊治疗 效卓著 。
与此相对应 , 当时另有一派著名医家 , 以曹颖甫、余无言等为代表 , 尊崇 张仲景的学说 , 对《伤寒论》研究很深 , 临证多沿用经方或略加化裁的验案 , 也多 有治验 , 时称"经方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温病学说与西医关于急性传染病的学说进一步结合 起来 , 中医学者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参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 病、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等的救治 , 均获显著的成就 。
二、杂 病 早在1600多年前 ,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不少治疗内科杂病的有效方 剂 。宋、元以后 , "金元四家"的学术思想逐步流传到江南并有很大发展 。
明清两代 ,  江苏中医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 名医辈出 , 出现了一大批对内科杂病有深厚理论基 础、临证有丰富经验的大家 , 明代有王肯堂、薛已、李中梓、李用粹等 。清代有叶 天士、薛生白、尤怡、张璐、费伯雄、林佩琴等 。
对内科杂病的理论和临证处置都 有重要贡献 。此外 , 元明之际 , 江苏医家对虚痨等重症的治疗有了突出的成就 。
元葛乾孙著 《十药神书》 , 对肺痨不同病证的传变规律有精辟见解 , 创制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太平丸、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等十药名方 。具体论 述了随证处方的原则 , 确定了肺痨证治的大法 , 为后世所重 , 至今仍为中医治痨的 重要参考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江苏中医对内科杂病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以肝 胆系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肾病、呼吸系疾病为重点 , 进行病因、病机 和辨证分型的分析、总结 , 制定方药 , 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1981年起 , 江苏医家又将邹云翔、邹良材、张泽生等当代中医名家的学术经验 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 分别研究成功肾病、肝病和脾胃病的治疗和教学用计算 机应用软件 。

费绳甫的功效与作用,关于孟河的历史?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