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与《茶谱》
明史是近几十年来的显学 , 许多学者比如黄仁宇、吴思等人在明史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 对思想界影响巨大 , 之后带来了更细致和微观的研究者 , 仅仅在2007年明史研究专著约102部 , 论文约989篇 。与此同时进行的文学研究、生活研究也是蔚为大观 , 明清家具、瓷器、生活等等方面出版的书籍更是无法统计 , 盛世中国号召国人回望明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懂得生活的年代 , 就像我们熟知的那样 , 明代诞生了中国古代社会里最精致也最为奢侈的生活 。
就茶来说 , 据茶叶专家万国鼎教授统计 , 中国从唐至清 , 共有茶书98种 , 其中唐和五代有7种 , 宋代25种 , 清代11种 , 而明代占据了令人惊叹的55种 。
稍稍回望 , 就不难发现茶在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 , 魏晋谈玄 , 唐宋谈禅、谈德 , 明人谈生活、谈品味 。
明代茶第一声是由朱权发出的 。朱权是朱元璋第十六子 , 封宁王 , 号大明奇士、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 。朱权自小聪明勤学 , 一生研究成果颇丰 , 不仅仅是茶专家 , 还是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古琴家 。青年时代陷入朱棣的皇位之争 , 晚年看淡名利 , 一心向道 。其茶学专著《茶谱》 , 为明代茶事的开山之作 。
茶到了明代 , 已经发现了很大的变化 。《茶谱》里说“盖羽多尚奇古 , 制之为末 , 以膏为饼 。至仁宗时 , 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 , 杂以诸香 , 饰以金彩 , 不无夺其真味 。然天地生物 , 各遂其性 , 莫若叶茶 。烹而啜之 ,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 。予故取烹茶之法 , 末茶之具 , 崇新改易 , 自成一家 。”从明代开始 , 宋代皇家定制的龙凤团茶被废弃 , 茶的形态向散茶方向定型 , 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多见的茶叶形态 。朱权所谓的自然之态 , 不仅仅体现在茶叶形态上 , 还包括其制作工艺、冲泡过程 。
【周重林:明代茶历史】虽说是“自成一家” , 《茶谱》还是延续《茶经》、《茶录》的体例 , 不过在道具上做了一些革新 , 在泡茶程序上也多有简化 , 这是顺应茶叶形态变化而来 , 不足为奇 。比如启用青花瓷 , 废宋茶盏 。
茶境而言 , 朱权更是直接承袭了唐宋以来定制 , 甚至连所用术语都与宋代别无二致 。“凡欲点茶、先须供烤盏 。盏冷则茶沉 , 茶少则云脚散 , 汤多则粥面聚 。以一匕投盏内 , 先注汤少许调匀 , 旋添入 , 环回击拂 , 汤上盏可七分则止 。着盏无水痕为妙 。”如果单看这段文字 , 会令人以为讲的是宋代茶事 。茶美学而言 , 还是宋代的“三不点” , 依旧是环境 , 茶 , 人要三者可人 , “是林下一家生活 , 傲物玩世之事 , 岂白丁可共语哉?”白丁之类的俗人是不懂喝茶的 , 得要隐者、雅士才行 , 他们是俗的对立面 。“凡鸾俦鹤侣 , 骚人羽客 , 皆能去绝尘境 , 栖神物外 , 不伍于世流 , 不污于时俗” 。“三不点”在明代末期 , 已经发展成为冯正在《岕茶笺》中总结出品茶的“十三宜”和“七禁忌” , 更加严格 , 更加细致 。十三宜是:饮茶一无事 , 二佳客 , 三幽坐 , 四吟咏 , 五挥翰 , 六徜徉 , 七睡起 , 八宿醒 , 九清供 , 十精舍 , 十一会心 , 十二赏鉴 , 十三文章 。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 , “三主客不韵” , “四冠裳苛礼”(指为应酬) , “五荤肴杂阵” , “六忙冗” , 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这反映的都是文士茶饮对环境、氛围、意境、情趣的追求 。
《茶谱》里增加了一童一灶 。童是伺茶童子 , 灶是专用茶灶 , 如此一来 , 茶空间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
品茶时 , 先让一侍童摆设香案 , 安置茶炉 , 然后另一侍童取出茶具 , 用瓢汲清泉 , 碾茶末 , 烹沸汤 , 等汤如蟹眼时注于大茶瓯中 , 再等茶泡到最好时候 , 分注于小茶瓯中 。这时主人起身 , 举瓯奉客 , 对他说:“为君以泻清臆”;客人起身接过主人的敬茶 , 也举瓯说:“非此不足以破孤闷” 。然后各自坐下 , 饮完 , 侍童接瓯退下 , 于是主客之间谈话 , 礼陈再三 , 琴棋相娱 。这很有趣 , 宋代斗茶皆为茶而来 , 明代不斗茶 , 喝茶中多了主客的礼仪 , 而喝茶之余 , 大家还可以下下棋 , 听听琴 , 尽显闲情逸志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朱权说 , “会泉石之间 , 或处于松竹之下 , 或对皓月清风 , 或坐明窗静牖 , 乃与客清淡款语 , 探虚立而参造化 , 清心神而出神表 。”茶能“助诗兴”、“伏睡魔”、“倍清淡”、“中利大肠 , 去积热化痰下气”、“解酒消食 , 除烦去腻” , 在《茶谱》序言里 , 朱权说“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 , 汲清泉而烹活火 。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 , 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 。得非游心于茶灶 , 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 , 其为清哉!”白眼看青天 , 朱权直追魏晋与盛唐的名士气度 , 就是对世俗的毫不保留的鄙视 , 朱权借用一系列白眼名士来申明自己的修道志向 。
魏晋名士阮籍痛恨世俗礼教 , 遇到俗人就翻白眼 , 遇到雅人就翻青眼 。阮籍母亲死后 , 嵇康嵇喜前来凭吊 , 阮籍很不给嵇喜面子 , 觉得这个人庸俗 , 就用白眼对之;嵇康是高雅之人 , 还是“竹林七贤”的哥们 , 阮籍翻出青眼来看他 。阮籍这种人认不认礼的白眼精神 , 在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得到延续 , “知章骑马似乘船 ,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 道逢麹车口流涎 ,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 饮如长鲸吸百川 , 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 举觞白眼望青天 ,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 脱帽露顶王公前 ,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 高谈雄辨惊四筵 。”从王公宰相到一介布衣 , 一个个都因有酒而蔑视礼数 , 放荡不羁起来 。又酒而及茶 , 只是饮品的变化 , 内在精神没有发生改变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 , 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
- 泡茶道的兴起
- 我爱的不是茶,而是喝茶时候的自己
- 想寻一间茶室,偷的浮生半日闲
- 紫砂壶泡茶的“7不饮”!
- 盖碗和茶壶泡茶的区别是什么
- 周小云被授予“湖南城头山野茶文化研究成就奖”
- 老甘田普洱茶的故事
- 办公室如何泡茶喝
- 浓茶解酒既伤心又伤肾
- 绿茶包括哪几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