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要抽贱骨头


古人为什么要抽贱骨头

文章插图
抽陀螺,是一种民间传统游戏也叫抽贱骨头,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陰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 。
【古人为什么要抽贱骨头】“陀螺”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中有“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 。
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 。木制陀螺为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 。玩时,以绳绕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 。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又称“抽贱骨头” 。
古人为什么要抽贱骨头

文章插图
到明朝以后,陀螺已成为一种颇受儿童喜爱的游戏 。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时抽打2至3个陀螺,亦可2至3人同时各抽陀螺,转的时间最长者为胜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 。”“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 。”以解心头之愤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