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的茶艺历史

中国近代茶艺系指清康熙中期起,至民国三十八年止(一六八九至一九四九年),长达二百五十九年 。这个时期的茶文化有三种特色:是朝廷酷好茗饮,清人入主中原后,对汉人文化甚为留意,茗饮也是汉人文化的一环,清代君主多有好者 。是民间社会亦盛行茶礼茶俗,茶馆兴隆,遍行各地 。是茶叶贸易鼎盛时期 。近代饮茶方式主要有三,下面就详细介绍这三种茶艺 。
茶娘式
【中国近代的茶艺历史】系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即以大茶壶冲泡分饮 。干隆年间丁观鹏所绘的「太平春市图」最能表示此种饮茶方式 。
功夫茶法
主要流行于闽广地区 。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于茶铛之中,放在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 。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
盖碗式
乃近代饮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官府,下至民间,都以盖碗饮茶,右图的清康熙年间冷枚的赏月图,最足以代表这种茗饮方式 。图中一文士,身穿紫色朝服,坐在精雕坐椅之上,观赏明月 。身后童子双手执凤级障扇,官人左手侧一紫衣童子双手捧茗具侍立,为一附托茶钟,形制雅致简朴 。主人闲情意致着意月色,捧茗具的忠心童子的茶冷失味而希企主人赶快饮用的企盼神情与执扇童子凝注捧茶童子的关心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不同焦距目光所形成的生动画面及花香、茶味、月色、人情的和谐交融,构成全幅画的重心 。
十九世纪初期,中国输出品中已有六成是茶叶 。是半酦酵茶的崛起,近代茶与明代茶最大的差异是在制茶的酦酵与否,近代茶分绿茶与红茶,绿茶和明代制茶法完全相同,但红茶则有相当程度的发酵 。半酦酵茶的出现使茶叶种类渐趋繁复精美,而将中国饮茶文化从旧式制茶所不能展示的色香味中带入另一新的境界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