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哪些饮食民俗


清明节有哪些饮食民俗

文章插图
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和端午节吃粽子一样,这一天也有特定的食物,而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那么,清明节有哪些饮食民俗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
1、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将艾草洗净后放锅中煮熟后捞起剁成泥,在同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拌成团 。然后把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蒸制而成 。
2、乌稔饭
在闽东和浙江西南地区,每年清明节期间,畲族村寨都要忙着做乌稔饭 。乌稔饭是将当地生长的乌稔树的叶子采摘下来,放在清水中煮 。用煮出的汁液来泡糯米大约9个小时后,捞出糯米,上锅蒸熟 。乌稔饭看似乌黑,但味道独特,绵软微甜 。
3、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顶子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 。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 。“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
4、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
【清明节有哪些饮食民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