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文化的隐退与回归重现

茶膏是什么?大多数喝茶的人都心存疑问 。现在我们所喝的茶中 , 很少见到茶膏的影子 。这种始自唐代的珍异之物在现代几近“消失” , 只偶尔通过“某某茶膏又被多少天价拿下”等新闻事件里爆出的冷门 , 让一些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搜罗关于它的一切 。
当然 , 也有一些不为猎奇的人们 , 给它以平凡的定位:茶膏是采用特定的技术工艺 , 从普洱茶叶中凝练提取其有效成分的膏状茶 。
普洱家族神秘成员
现在 , 能找到的有关茶膏的记载太少了 。勐海班章乔木茶膏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玉光这样介绍道:“膏者 , 精华也 。普洱茶膏就是普洱茶的精华 , 包括其内质含量、保健功效等 , 它具备普洱茶的一切特性 。茶膏是茶产品中的最高端茶品 , 又是最不为人知的 。”这与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杰在其所著《普洱茶膏秘史》中的阐述:“在普洱茶的五个系列品种团、饼、沱、砖、膏中 , 茶膏因为高度浓缩了普洱茶的精华 , 因此从诞生之始 , 就深居一隅 , 笼罩着一种神秘的光环 。”可谓如出一辙 。
据了解 , 茶膏的生产起于唐 , 成于宋 , 兴于清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 。但是这时候的膏还不是制作而成的茶膏 , 而是指制作茶饼时 , 茶汁溢出后的“膏化”现象 。茶膏作为独立的茶品出现在宋代的茶品名录 。北宋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 , 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 , 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 。清朝 , 则把茶膏的生产从民间直接放到了宫里 , 显示出茶膏的独特和高贵 。
最早开始饮用茶膏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土司 , 后来传入西藏 , 在上层喇嘛中普及 , 至今 , 西藏一些大的寺院仍然设置“熬茶间” 。雍正年间 , 茶膏成为皇帝钦点的贡品 , 茶膏因此成为皇权的象征 , 作为养生保健品 , 专供皇族妃子们享用 , 作为赏赐 , 奖励给一些有功大臣 , 大臣们只有在身体不适时 , 才舍得享用 。清廷还把茶膏作为国礼 , 馈赠外国使节和学者 。
从平衡膳食结构的功效来说 , 普洱茶膏的现实意义远大于一般的茶叶 , 它集饮用调理于一身 , 普洱茶自身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物质 , 而茶膏经过提炼 , 不仅保留了这些有益物质 , 而且高度浓缩 。《本草纲目拾遗》中 , 是这样描述茶膏的“普洱茶膏黑如漆 , 醒酒第一” 。自古以来 , 不管是封建皇帝 , 还是达官贵人 , 都是从治病疗疾的角度饮用茶膏的 。据史书记载 , 胀腹不适 , 饮用茶膏可解 , 口腔溃疡 , 含一小块茶膏 , 过夜即愈 。这些 , 还远远不能体现出普洱茶膏的养生功效 。中国的养生文化 , 是以防范“未病”为核心的 , 而茶膏的特有属性 , 完全满足了人们养生的需求 。
【普洱茶膏文化的隐退与回归重现】然而 , 从清代后 , 茶膏似乎便与民间失去了关联 , 有关它的一切仿佛成为封闭的记忆 。
不会消失的生命
然而时间让一切渐渐苏醒 。
2004年 , 曾被鲁迅先生珍藏的3克清宫普洱茶膏拍卖了12000元 。每克高达4000元 , 超过黄金价格近20倍;
今年 , 一盒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在北京拍出了100.8万元的价格 , 每克1万元 。
近年来 , 想要了解茶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 在茶叶市场上 , 经常听到一些人向卖家询问哪里有好的茶膏 。同时 , 关注它们的还有业界一些希望其重新大放异彩的茶人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