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点汤”三义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点茶”“点汤”三义】“点茶”、“点汤”这两个茗事术语出现于宋代 。本义是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 。唐宋盛行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 。元明后大多改为散茶冲泡 。但其共同点均要掌握好茶水的沸度,不使过嫩或过老,否则就会影响到茶汤的质量,这在古人是非常讲究的,都乐于躬亲操作 。
唐时虽未见“点茶”术语,但陆羽《茶经》中有“五之煮”一章,说到烧水和煮茶的方法,其关键是要掌握好“三沸”:当水烧到“沸如鱼目,微有声”为第一沸,这时,按水的多少加入适量调味的盐;当水继续烧到“缘边如涌泉连珠”为第二沸,此时,要舀出一瓢水,然后用竹筅在沸水中绕圈转动,再将碾好的茶末从沸水漩涡中投入继续煮;待到茶汤“翻波鼓浪”为第三沸,这时要把汤面出现的一层色如黑云母的水膜除去,然后将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加进去止沸,使茶汤孕育出浮起的“沫饽”,那是茶之精华所在 。然后开始分酌茶汤了 。
如果说《茶经》中点茶是既煎水又煮茶的话,那么北宋蔡襄《茶录》中的“点茶”就只煎水不煮茶了:“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 。在尔后宋徽宗《大观茶论》中,“点”茶的技艺就更为讲究细腻了,要经过七式点注冲泡并搅动击拂乃成 。
明清一般饮用散茶,“杭俗用细茗置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陈师《茶考》) 。对煎水沸度的掌握很重视 。明人张源在《茶录》中对茶汤“纯熟”与否的分辨法作了维妙维肖的描述:“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 。形为内辨,声为外辨,形为捷辨 。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到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 。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沸度为宜,则要视所点茶、汤之差异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以上为“点茶”“点汤”第一义 。
“点茶”、“点汤”的第二义指的是“客辞敬汤”之习俗礼仪 。宋袁文《瓮牖闲评》谓“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 。宋佚名《南窗纪谈》说到“客至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至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盖客坐既久,恐其语多伤气故其欲云,则饮之以汤 。”又见宋朱或《萍洲可谈》:“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 。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
“点茶”、“点汤”的第三义则作“逐客”解 。上述“点汤”原为“客辞敬汤”之礼俗,不意后来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 。魏泰的《爱轩笔录》中讲到宋时有一个吏部官员叫胡枚,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他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于是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不料陈不和通融,也不愿听他的陈诉,“遽索汤使起”,也就是立即点汤,下逐客令了 。“枚得汤,三奠于地而辞去”,胡枚接汤后没有喝,而是把它泼在地下忿忿离去 。“点汤”逐客在元杂剧中多有反映,如“点汤是逐客,我则索起”(《冻苏秦》),“你休来耳边厢叫点汤”(《龙虎风云会》)等 。近人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对此也有解释:“旧时主客会晤,有端茶送客之习惯,客濒行时,主人要端茶敬客,以为礼节 。其有恶客不愿与之交谈者,主人亦往往端茶示意,以速其行 。”由此可见,举起茶杯也可用送客、逐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