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的主要成就

汪昂在学医过程中 , 深感《素问》、《灵枢》“理至渊深 , 包举弘博” , 为医家必读之经典 。 然篇卷浩繁 , 文字古奥 , 病症脉候、针灸方药 , 错见 杂出;“又随问条答 , 不便观览” 。 虽然历代有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进行整理、编次、校订或注释 , 但大多内 容繁杂 , 重点欠明 , 不便于掌握内容要领 。 他对元代滑寿于《读素问钞》中将《素问》中不同内容分 12 项予以摘抄的编撰法 , 较为赞赏 , 乃仿其方式 , 选录《素问》、《灵枢》主要内容(不包括针灸)加以条析 , 分为脏 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等 9 篇 , 酌取各 家学说予以简注 , 编成《素问灵枢类纂约注》2 卷 , 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序而刊行 。 他认为《素问》治兼诸法 , 文字重于说理;《灵枢》偏重于针灸、经络 ,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体现于术数 。 因此 , 所辑各篇原文以《素问》 为主 , 《灵枢》为副 , 但对精要内涵 , 大致予以赅括 。 为了便于读者查阅 , 所引《内经》原文 , 均注明出处 , 不致相互参错 。 虽于《内经》原篇有所删节 , 但段落依旧 , 前后条贯 , 并无割裂原文之弊 , 较之滑寿《读素问钞》 , 别具特色 。 原著经过汪氏重新分类编次 , 增强了系统性 。 其中的注文多辑自唐代王冰、明代马莳、吴昆和清代张志聪等诸家研注《内经》的著述 , 并能结合个人学习《内经》的心得 , 畅抒己见 。 他在该书序言中谈他如何编纂此书时说:“或节其繁芜 , 或辨其谬误 , 或畅其文义 , 或详其未悉 , 或置为阙疑 。 ”立论多较允当 , 力求阐发《内经》奥旨蕴义 。 由于他编写过程中注意精选《内经》原文(多系学术价值较明显 , 或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 , 且分类有序 , 注释较为语简义明 , 浅显扼要 , 故此书在《内 经》节注本中颇有影响 , 后世甚至有将它作为《内经》教材者 。 以上大致反映了汪氏在医学理论方面的造诣和著述成就 。
 
汪昂在普及本草学、方剂学著述方面 , 尤有突出的贡献 , 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广泛 。 本草学自《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汉代)问世以后 , 历代著作相当丰富 。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广收博引 , 论述精博、全面载药达1892种 , 对本草学的研究提高 , 做出了巨大贡献 。 但是该书篇卷浩繁 , 难以尽读 , 不便于初学入门 。 而《本草蒙筌》、《药性歌赋》 等书又拘于文字对偶 , 阙略尚多 , 要而不备 。 再者 , 上述几种本草著作 , 只言某药治某病 , 而未说明主治之所以然 , 即或偶有解释药性者 , 也大多辨析不详 , 文字表述不够明晰、流畅 , 影响到本草学知识的普及 。 面对这种现状 , 汪昂决心在“备”、“要”二字上下功夫 , 编撰一部以介绍药性、主治为主的普及性的本草专书 。 他潜心研究历代本草 , 博采诸家学说 , 以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本草经疏》二书为主 , 删繁就简 , 由博返约 , 取常用药 400 余种 , 约于康熙二十年(1681)辑成《本草备要》 一书 。 十年后 , 他又增补60余种 , 名为《增补本草备要》 , 于康熙三十三 年(1694)刊行于世 , 但后世仍沿用旧名《本草备要》 。 全书共分 8 卷 , 卷首列“药性总义”一篇 , 概述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配伍、归经、 功用、禁忌及炮制大要 。 后将 470 余种药物分为草部、木部、果部、谷菜 部、金石水土部、禽兽部、鳞介鱼虫部和人部 , 分类介绍 。 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 , 次述其所入经络、功能及主治 。 以“十剂”宣、通、补、泻 冠于首 , 以土产、修治、畏恶附于后 , 并对不少药物注明毒性、服法、饮食宜忌、采药时间、异名、功效及真伪鉴别等 。 另有附图 400 余幅 。 此书体裁新颖 , 选药精要 , 对临床最常用药物几乎赅括无遗 , 并且文字明晰流畅 , 便于记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