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周筱斋小传( 二 )
忆初开业时 , 阅历不多 , 难征人信 , 但我平易近人 , 热情负责 。 做到急病随诊 , 不使久待 , 午后出诊 , 先赴农村;计划路程 , 以重病为先 , 不以诊金之多少为别 。 因一纠时弊 , 深得病家赞许 。
余尝淡及在临床治愈一个病 , 必须具有三方面的条件:①病人对医生的信任 , 遵照医嘱执行 , 若系慢性疾病 , 尤须坚持服药如法 , 积久方效 。 ②医者对待病人必须不分亲疏 , 一视同仁 , 认真负责 , 如待亲人 , 悉心治疗 。 悯怀从事 , 即遇难治之痪;预后不良 , 亦须婉言相诉 , 可以预告家属 , 执行保护性医疗 , 切匆粗鲁直言 , 促使患者益增悲观 。 如果思考周密 , 运药适当 , 取得成效时 , 切勿夸大矜功 , 要以扁鹊所持「此能白话而越人使之起耳」的态度 , 却谢「生死人面肉白骨」之过誉 , 奠贪天功 。 ③治疗方案周密 , 适应病情 , 起到逆转危候的作用 , 方竞全功 。 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 而医生的素养 , 尤为重要 , 学力亦须相符 , 否虽有活人之心 , 而无治病之术 , 势成空言 。 学以致用着重实践.在塘执行业务的二十六年中 , 遇到的疫病有:一九二八年的疫痢 , 一九三六年的疫疟(曾撰文报导 , 刊《国医公报》并被《光华医药》、《现代中医》等杂志转载) , 一九三九年的「登革热」(余名之日「红痧热」 , 痊愈者众 , 很少死亡);一九四六年的「霍乱」 。 其中尤以疫疟灾情最为严重 , 死亡率亦大 , 染疫者全区几普及 。 此外 , 麻疹、猩红热、肠伤寒的小流行 , 似有周期性 。 迁居南通 , 遇到麻疹(一九四八年春)、天花小流行 , 经余诊治者有百例以上 。 对于天花感染 , 并无年龄限制 , 高年者为七十一岁老太太 , 幼者系一生后十七天之女婴 , 经治均痊愈 。 仅有长桥东首一顾姓男孩 , 痘陷不发 , 未能挽救 。 个人经验 , 毕竟有限 , 仅为沧海之一粟 。 所惜积累之原始资料 , 因兵乱迁徙 , 浩劫之余 , 散落殆尽 。 在宁诊治大多为慢性疾病 , 亦间逢奇症 , 原始资料迄未整理 , 殊觉内憾 。
回忆向居乡镇 , 接近农村 , 农民一般小病 , 多不求医 , 每至高烧不退或脘腹剧痛 , 方始就医 。 故须胆识兼备 , 当机立断 , 速战速决 , 方可适应 。 余尝以孙思邈「胆欲大而心欲细」之训言为诫 , 故少债事 。 每遇一疑难病症 , 诊余晚归 , 必就灯下钻研有关资料 , 参合具体病情 , 俾次日应诊时细心体会证情进退 , 揆度权衡 , 作出分析处理 。 一有所得即挥笔疾书 , 案由 , 处方 , 志而弗忘 , 回忆及此 , 犹有余乐 。 这时已收从业弟子四人 , 得教学相长之益 。 迨至迁居南通城区 , 仍以诊治时病为多 , 如天花、麻疹、痢疾、伤寒等 , 而慢性病、疑难症 , 亦居其半 。 迨供职南京时 , 则接触时病大证寥寥无几 。 及至现在所临病症 , 如肝癌、胃癌、食道癌、白血病 , 缸斑性狼疮、脑震荡后遗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 , 多属慢性难症 。
中医对时病大证和久病慢证的处理 , 向以吴鞠通所云「治外感如将 , 治内伤如租」的两句名言为据 。 确实治时病大证 , 必须如将军临阵作战 , 要胆识兼用 , 知已知彼 , 善于观察病情变化 , 随机应对 , 当机立断 , 不稍迟疑 , 方获全功 。 慢性久病 , 复杂多端 , 可能有十种、八种病丛集于一人之身 , 五脏皆伤 , 考虑治疗措施时大有顾此失彼之嫌 , 要善于分析当前以何病症为主 , 抓住主要矛盾 , 方有端绪 , 如果失策 , 则贻悔莫及 。 倘能分其标本轻重缓急 , 循序求进 , 重视掌握脾胃运纳之机 , 方可转危为安 。 同时还须药治与食养兼施 , 「得谷者昌」良有以也 。
推荐阅读
- 赠周筱斋医士—姚蕴素
- 周筱斋的故事—以赤诚之心,维护中医事业
- 汪昂的传奇人生—弃儒从医,终成名家
- 恽铁樵—因痛失三子,弃文从医,终成中医名家
- 郭春霖中医理论
- 高武的学术内容
- 吴谦的故事——清朝名医,编撰医书
- 杨济时针灸八法
- 昝殷的学术内容
- 灰色颜色大全名称叫法 灰色有多少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