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1、对中医的看法(谈谈对中医的理解)
我只是一个20岁的学生
有感而发 不敬之处 请多包含
中医是古人留给中国人的一个财富
中医治不了病这是荒谬,为什么西医还没有进入中国之前的千百年来
中国人生病是靠什么来治疗的 告诉你 是我们的中医解决了病苦的折磨
如今我们不能否认西医的先进之处 可是中医是古人聪明智慧的结晶 我们中国人要言传下去
你是学中医的 中医基础理论告诉我们 不治已病治未病 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
学医的都知道疾病是有变化过程的 我觉得既然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我们也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要学习西医的科学之处 也不能忘记中医的精髓的博大精深
必进中医是经过历史的见证 延续至今 我们不能闭关锁国 要放眼世间
我相信中医一定会走出国门 冲向世界 不能有消极的思想


中医博大精深,一般人学不很深,因为有很多经验需要自己去摸索!还要有个好的老师手把手的教,特别是号脉

抢救发扬中医,最关键的问题是钱学森关于“给中医换妆”的那句话 。就是用现代大家都懂的科技语言把中医理论讲情楚 。此外,还有大量的科研工作要做 。中医讲的伤寒,就是着了凉,或被寒伤了,感冒发烧就属于伤寒 。西医不承认,明明是有细菌,寒是什么东西?怎么定量?这问题说不清楚,就老得戴着不科学的帽子 。但是我们可以、应该用现代科技的方法研究,人着凉以后是如何影响了人体免疫力的,至少应该弄清着凉对免疫力有没影响,有影响,就不能说中医说的伤寒不科学 。进一步还可以研究是如何伤害了免疫力的 。这就不必老吊死在细菌和杀细菌这棵树上 。还应该研究桂枝汤是如何解表散寒的 。当然不能从每一味药的作用上研究 。人着了凉,有太阳、少阳、阳明等按经络的区分,近代中医界对表、里、半表半里的界定是有争议的,一派坚持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是半表半里,一派则是从人体的组织结构划分的,表是皮层,半表半里是皮下至胸腹腔外,里是肠胃消化系统 。这种争论应该也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 。可以研究人着凉后,对人体的什么部分的生理状况产生了什么影响 。
中药讲究的是四气五味,都是物理量,服用后调整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还有个上下、归经的问题,也和物理量有关,中药是怎么起物理作用的,这就需要用科技手段去研究 。一味中药有几十种、几百种的化学成份,单研究哪一种是有效成分,是缘木求鱼,劳民伤财白费工夫 。一种化学成份有一个分子链,有一定的排列形状,几种化学成份放在一起,每种化学成份分子链的排列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分子链的排列形状一变,它的性能肯定也变了,起码它的电磁场变了,电磁场的变化,肯定导致性能的变化 。这应该是化学常识 。一些连这点常识都没有的人,居然打着科学家的旗号,批判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恰好证明了他们自己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冒牌货!是伪科学家!如果把几味中药放在一起煎,变化就更大了 。实验证明,一味中药的煎出液用液相色谱仪检测,有一个峰值,不同的中药都有峰值,但都在不同的位置,把几味中药放在一起煎,各自原有的峰值都没有了,而是出现了一个大的峰值 。分子链的排列形状决定着它的电磁场,决定着它的性能,有个同构异造的问题,决定着它的性能 。研究中药的物理性能是如何调整人体的物理状况的,这就是中医现代化,给中医换妆的途径 。单纯的提取有效成分,是无知加胡闹!是毁灭中医!
关于五行,中医词典里把五行解释为五种元素 。这种信口雌黄恰好授人以柄,给污蔑中医不科学的人以口实 。世界上的元素只有那么多,元素周期表里写的明明白白 。怎么又冒出了五种元素来了?实际编词典的“专家、学者”连古汉语里的行字作何解也不知道 。行,是流动、传布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流动传布的内容 。五脏六腑,构成的物质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场,起码有不同的电磁场 。当然还有信息场 。究竟是什么样的场,这正是我们应该进行的科研项目 。脏腑的场不同,必然产生场的梯度,有了梯度,就必然会有交流 。对五行的相生相克也就可以得到解释 。
一个人究竟占有多大空间,值得研究,起码决不是皮肤包着的那么大空间 。夜间用远红外望远镜,可以看到几百米外的人,一只狗,能闻到一公里外一个人的气味 。发出去的远红外线和气味,都是属于这个人的,此外一个人发射出去的信息,可能是无限远的 。人有信息,宇宙的万物也都有信息往外散布,这样,天人合一也就得到了证明 。这些,不但为中医理论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人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今后人类科学的发展需要中医理论!可悲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伪科学,可悲的是中国当前有太多的“伪科学家、伪专家学者”正在兴风作浪!

中医是用整体论的方法辨证论治 。运用的思维方式是最先进的系统论 。之所以说比西医的还原论先进,从非典的抗击中不难看出 。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 。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
2、谁能帮我说下对中医的理解和看法?
我的中医认识
最近在网上看到许多有关中医的争论,作为一个医生,所以比较关注,但很少参与之中,但我也想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故也来凑热闹一下 。
最初的中医接触,应该说来是比较早的,小的时候,也常有感冒发烧的情况,多是从医生那里买来一包两包的草药,煎成汤水喝下,多是可以好起来的,记忆中,那草药的味道是很苦的!记得那时候,常有小孩发一种病,我不知道是什么病,一般那小孩得病后,要在家里待着,不出房门,不能见风的,我们那地方叫“见喜”(音),这都是老中医的交代,当然免不了要喝草药,在我们那里,很多的人都有这个经历,我有幸没有患过,不过也就不知道具体的感觉了 。还有一点,印象很深的是,中药要有“药引子”,那一般是十子路口的尘土,阴沟里的泥巴,或是童子的尿等希奇古怪的,但这是不是中医,我也不大清楚 。我们那里有个祖传中医骨科世家,在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当家的得真传的,如果有摔伤什么的,都去找那个人,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自己的儿子,送到西医学校去学习,而不是学中医,不知道他们一家的祖传是要失传还是要扬弃!
上中学的时候,我患有鼻炎,在县人民医院里做过液氮冷冻治疗,也用了不少的抗生素,不怎么见好,后听一个师兄长说,他曾经患过鼻炎,吃了我们那里的邻县—蕲春(李时珍故里)的一个老中医的药,治好了,可惜的是老中医已经作古了,我很是懊悔,就是在现在,尽管鼻炎的症状不明显,但嗅觉慢慢不大灵敏 。那个时候,我父亲患有高血压,记忆中,吃些复方降压片,心痛定之类,也有中药羚羊角,还有偏方玉米穗子,好象效果都不大好,不久就因脑中风而离世 。这也许是我后来有兴趣学医的原因之一 。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也学过一本《中医学》,觉得那里面的东西更象是朴素的哲学内容,教授课程的老师,讲的很是生动,是故我觉得中医神奇而博深,记下了不少老师传的“秘方”,到图书馆也看了不少中医治疗疾病的方子,但现在看起来,那书里的治疗疾病的方子的资料,多是个案,如用什么方子,将一个什么样的病人治疗好了 。
当医生之后,才知道中医在临床上是处在边缘化的位置,许多的情况是将中医的治疗当作辅助和调理 。我也接触一些中医师,尽管在病人面前很是有威望(对信中医的人而言),但他们自己往往并不自信 。所以,我所见到的情况是中医是自己或外力的影响下,逐渐边缘化的 。我有好多的研究生同学都是中医院校毕业的,不管是硕士阶段还是博士阶段,一般对中医是失望的,并且对自己大学学中医很恼火,一是大学毕业时不好找工作,二是考研究生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
在网上论坛上,有很多的争论 。有反对中医的志士说,中医是“伪科学”;有中医坚定的信徒说,中医可以看得见的治疗好了病,是科学的 。这里是这些人不知道科学的概念而闹出来的笑话,但也有网友是明白的 。科学,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用客观证据证明的东西,而伪科学是用客观证据证伪的东西,科学和伪科学都属于科学范畴 。而中医的理论是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所以不从属于科学范畴,自然就不存在科学还是伪科学之争了 。这个认识是最基本的事实,如果有人仍有说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不是争论的范围中的内容了 。
就我个人来说,无所谓中西还是西医,能够治疗疾病就是好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是,我们看某一治疗措施是否有意义,总得有个标准吧,不能说,我用这个药可以把什么病治疗好,就是这个药效果好 。借用西医的循征医学原则,哪种治疗方法有效,要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中证明,它能减轻病人的症状,降低死亡率等,才能用于临床 。譬如以前将心痛定用于治疗心绞痛,后来的大型临床研究发现,心痛定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所以现在心痛定在冠心病治疗中是禁忌的 。我在UC的一个中医聊天室里,听一个中医讲,他有个病案,有个人早搏很多,他开了一个方子,病人用后,早搏治疗后了 。如果在一个严肃的医生看来,这个中医的有效是根本不可信的,我们不排除这个中医的高超医术,但是我们可以怀疑该中药只是安慰剂的作用,可能是病人的诱发早搏的因素不存在了,所以早搏没有了,而与应用的中药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一定要个标准来判断是否真的有效,而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在对治疗的方案的判断来说,应该没什么中医或西医的争论的,但是,许多的中医师,包括那些被称为中医泰斗的人,都说中医的验证不能遵从这一原则,但是,还有什么可信的的标准呢?总不能是你说有效就有效吧!不是很多的支持中医的人说,中医在国外很有市场,外国人怎么的相信中医,但是没有遵从这一原则的临床验证,不可能进入的了西方临床医学上!
所以,中医的所谓有效,当然不否认可能有效,是不能给人信服,一些人说有效的就好,当然是这样的 。譬如有中医说可以治愈艾滋病,我们可以不否认,但决不能是你说可以治疗好就是可以治好,要有令人信服的东西 。

中医吗 就是中国的医术和中国的草药的简称 呵呵

自然,传统,神秘,国粹!

中医的渊源很久,理解需要广泛 。
1、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部分,传统医学还有维医,藏医等 。
2、中医的'中"不是中国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献上,“中”主要是指“中和”“平衡” 。
3、古代有“上医治国,中医治人”的说法 。
3、谈谈你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积淀,博大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骄傲,其针灸调理养生等精深文化是西医所不能及的

中医是我们古代祖先遗传至今国宝,是我们现代中国人骄傲也是全世界共同目睹灿烂光辉永久历史文化 。

看好
4、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
中医基础学是中医诊查疾病,知辩识症候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基础中医学向临床中医学过渡的桥梁,是中医的临床基础,医学的任务是防治疾病,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而正确的防治取决于准确的诊断,“将欲治之,必先诊之” 。只有在诊断准确的情道况下才能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若诊断不明,无的放失,虽有奇方良药也难以奏效 。因此根据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和阴阳五行,脏腑与器官给学员做了深刻的讲解及具体内容和临床意义,教我们学会了“四诊”和八纲辨证这内一门学课,使学员掌握了中医诊察疾病,辩识候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推拿按摩技巧为学习临床打下了基础,所以我认为中医理论基础是容学习中医的必修课程,是学习中医学的桥梁基础 。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的学科 。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
 


可以说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 简直是皮毛中的皮毛 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熟悉中医上的专业名词 大概轮廓 不要太过于相信它 要多看些其他方面的书 借以佐证【对中医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推荐阅读